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文学诗词 > 文坛快讯

哈达铺:感恩这片红色的热土——作者:王钰(甘肃天水)

时间:2022-09-20 00:12:59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哈达铺:感恩这片红色的热土——作者:王钰(甘肃天水)

15.jpg

中国甘肃在线讯(作者:王钰)哈达铺,被誉为是红军长征途中的转折点、“加油站”。1935年9月,红一方军经历千难万险来到甘肃,打通腊子口到达哈达铺小镇,当红軍正处于再到哪里去的尴尬之时,一张国民党的《大公报》报纸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才得知陕北有红军根据地的消息,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领导人即召开会议,决定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到陕北去",这一重大决策改变了红军去向的命运问题,之后红军在哈达铺休整六七天后便向陕北延安进发。

哈达铺,它曾经给予了红军温暖的胸怀,淳朴的小镇,洗去红军战士一路的征尘和疲劳,燃起红军在困境中转为希望的"火焰"。

哈达铺,如今已有了纪念馆,成为传递红军长征精神的一个"重要课堂"之地,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让每一个来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灵洗涤,有着感悟、感受、感恩、感想……

哈达铺 ,当我们踏进这片红色热土之时,心情有不同的凡响,格外别有一番心情在心头,感慨万千,心潮起伏,神情犹以凝重和蕴藉。

当我们在纪念馆再次举起钢铁般坚硬的拳头之时,面对栩栩如生的红軍领袖雕像,面对火红火红的党旗下宣誓,我们又有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我们心里究竟感受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虽说千头万绪,但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不忘先烈,不忘先辈,更不忘红军。

当然谁也心里清楚,今天的美好生活和安定和平的日子,首先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红军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红军的血肉之躯铺垫出来的。艰难的岁月,艰难的历程,我们真不敢相信,那二万五千里是怎么走出来的?是多么的不容易,红军踏过千山万水,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凭着自己的两只脚板,以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意志克服重重困难,行军路上还要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地方民团的袭击,打仗、行军、挨饿、挨冻、饱尝风雪侵袭,饱受磨难终于到达哈达铺。

我们时时在想,时时感悟,感悟到: 我们坐车才只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也觉得困倦了,疲劳了,那么当年的红军凭着两条腿是怎么从遥远的南方走向北方的?难道他们是"神人"不成?感悟?难以想象?难以理解?难以置信?红军啊!真是伟大,真是让人崇敬,真是让人折服,真是崇拜你们的精神世界。

我们常想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活着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没有坚强的追求方向目标的意志,如同行尸走肉一样,就没了灵魂,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就是有着信仰、目标和理想才走出了惊人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当我们在纪念馆看到当年红军长征所用之物,随着讲解员的步步深入讲解,我们的心灵再次得到震撼和凝聚,也在启迪,敲开了我们的心扉,那栩栩如生雕像的动态,那破烂的草鞋,那一副副陈旧图片,那一份份原始资料,那陈旧的再不能陈旧的宣传小木牌,那两挺红军用过的机枪,那军民合用的小小家具和小磨盘……件件有着生命力,有着高亢激情的红军之歌,让人怎不激动,心灵怎不升华?

"红军情事敲心扉,感悟自然流真谛","人于生处穷通定,事到如今感悟多。"

瞻仰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凝眸岁月迢迢的悲壮而雄浑的历史时空,翻开历史的那一页,眼前仿佛晃动着红军战士冒着风雪爬行在夹金山上,冷咧刺骨的雪风呼呼撩起战士们褴褛破烂的衣服,用野菜炖汤和煮吃牛皮带的镜头,他们忍饥挨饿,个个面黄饥瘦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走在茫茫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相互搀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艰难而吃力地向前跋涉着,一个又一个倒下了,其它战士站在那里脱帽致哀……

即使这样,他们仍随着飘荡的红旗行进在长征的路上。

红军“艰卓绝地创奇迹,枪林弹雨冒生息,野菜草根充腹饥,单衣草鞋雪山过,蓑衣褴褛挡风雨,草地断炊愁断肠”的悲壮历程,又一次领悟到,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为什么他们会有那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拼发勇于面对挫折的精神呢?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看红军、想红军、思红軍,才懂得了顿悟的真理,原来顿悟是一种情感,真正的顿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自身的心境,心力的人生观信仰。过去只知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一句話就没了感情的置入 ,没多大的感悟,但细节的细节才知他们在人生路上有信仰的不灭,进行艰苦地追索着。

由此,我们今天哈达铺之行,也是我们人生道上的一场偶然相遇,是一次缘分的升华和灵魂的洗礼。

"红军是工农的队伍","红军咱穷人的队伍","建立苏维埃,穷人当家做主","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人联合红军抗日","打土豪分田地","红军是播种机"等等一块块小木板牌挂在墙壁上,虽然有些字模糊了,破烂了,但从小木牌的字体渗透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历史时空,渗透出当年红军的一种"天下所有大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境界,天下普通老百姓为上,人民至上,这就是当年红军拥有的理想和至上。

唐代诗人杜甫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铿鏘有力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诗人的诗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和困难,而是描写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以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来表現他的心理表述。然而杜甫的理想、信念不但没有带来"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社会时代,杜甫之后的一千多年仍然没有改变中国封建社会老百姓的命运,反而在近代史上倒托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級改良派,义和拳运动,辛亥革命等,却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之命运,只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领导红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革命才成功。

多少红军战士倒在了雪山、倒在了草地、倒在了长征路上,今天的生活才是红军的生命和英勇顽強拼搏及克服艰难险阻,冒着弹雨枪林换取而来的,深知这一点,才能有感恩的一颗心,才能感恩于共产党,感恩于红军。

"古之立大事者,亦必有坚忍。"这是对红军的写照。俄国作家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创举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所经历了痛苦的毅力和坚强勇气,以表现痛苦的形式,来达到痛苦磨练的结果才会成功。"红军痛苦磨练的追求结果正是表现了我们今天有了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学习红军精神,感悟红军的不易,承载红军长征的优良传统载体。

岁月迢迢,

翻看历史,

翻看七月的火红之日,

将不会忘记今日与红军结下的情缘,

一首情歌。

也将会追寻新的一个个梦里之人。

哈达铺,

哈塔一条街上的风土人情呵,让我们再一次发出心中的呼唤:

永远不会忘记红军,

红军精神永垂不朽!

万古长青!

红军精神铭记,

永远铭记心中,

永远承载!

回眸纪念馆,

回望哈达铺一条古街,你心里会有种默默感恩:

伟大红军永存我们的心底,红军万岁!

再见了, 哈达铺,

再见了,古旧一条街,

再见了,红军药铺,店铺……

【作者简介】王 钰,笔名: 覆盆子,甘肃天水市人,出版多部著作,多篇散文、文史论文发表并有的获奖。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