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钟怀三十年——作者:穆明祥
一个人活到30岁,叫做三十而立。那么,一张报纸创刊30周年,应称作什么呢?想必很难作出科学定义!不管有没有科学定义,作为一张报纸创刊30周年,应该是一件值得可庆可贺的事。在今年7月1日《兰州日报》即将迎来30岁生日之际,报社特举办“天朝上品杯”我和《兰州日报》有奖征文大赛,其深刻意义就在于此。
笔者喜欢写作。曾经爬格子的人,与报刊打交道可以说是常有之事,也是必由之路。自1993年7月1日《兰州日报》创刊伊始,便一见钟情,订阅未辍,投稿未停,结缘至今,其情未了。无论《兰州日报》的新闻版,还是副刊版,都是笔者关注的对象,也是笔者投稿的钟爱园地。30年来,《兰州日报》的历届领导、众多编辑老师,给予笔者诸多关照,可以说对笔者有培养之恩。也正是在他们的着意栽培下,才使得笔者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慢慢地成长了起来。30年来,笔者见诸于《兰州日报》的诗词、杂文、散文、时事评论、图书评介、书画评论以及新闻文字、图片等,当以数千首(篇)计。
特别是在2012年8月下旬,笔者被《兰州日报·七日谈》专栏邀约为专栏作者后,发稿更为密集,每周基本上有一篇1000字左右的时事评论文章见诸报端。自是年始至2021年10月“七日谈”专栏停刊的9年时间里,仅该专栏刊出笔者的时评文章以360篇计,40万字左右。其中《传统节日搭台 文化创新唱戏》等多篇时评文章被国家网信办全网推送,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以及全国各省近百家大型新闻网站转发,影响可谓不小。
说到《兰州日报·七日谈》专栏,笔者不得不多说几句。《兰州日报·七日谈》专栏的宗旨是写身边事、发市民声、建大众言、宣政府策、纾民生难、维社会安等。9年来,该专栏发表了数千篇计关系资政、为民以及涉及黄河风情、兰州景观、文化传承、民族风俗、社会良俗、好人好事、助人为乐、光扬美好、揭露丑陋、针砭时弊等等很接地气的时评类文章,深受广大市民群众和报纸读者的好评。尤其是市政府通过该专栏可以间接地了解到基层工作者、市民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提醒市政府在哪方面还需要转变观念、更新思路、完善措施和做好工作,对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专栏的停刊,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言归正传,再说《兰州日报》极其重要的宣传鼓劲、政策宣贯、工作引领、服务指导等作用。《兰州日报》在立足于兰州,着眼于服务兰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市民群众,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诸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和守正创新的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尤其是在国策下达、民意上递,市民了解政策、市情诸方面,更是起到了难以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难怪有人称其为兰州人民的“服务指南连心报”!
除此,《兰州日报》还根据当时形势、工作需要等,适时举办各类有奖征文大赛,用以激发市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增进市民群众参与当前市属重要工作的积极性,助推市委市政府各项重要工作的顺利开展。《兰州日报》曾多次举办征文大赛,笔者也都是积极参与其中,用手中之笔,发欲言之言,尽应尽之心,出应出之力,献能献之策。仅在2015年《兰州日报》举办的“我为‘五城联创’献计献策”有奖征文大赛中,笔者撰写的《城市景观建设重在人文史迹》《多策并举破解兰州交通之“困”》《把扮靓“兰州外滩”作为“五城联创”的重点工作来抓》《“五城联创”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稿件均被采用,并均获征文三等奖。
总之,《兰州日报》的诞生,应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文化精神产物,也是兰州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兰州日报》创刊的30年,也正是兰州赶趁改革开放大潮,工农业生产、经济社会、民生事业、人民生活以及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断提高的30年;《兰州日报》也正好见证了、记录了、史存了兰州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与市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尤其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诸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可以说,《兰州日报》既是兰州经济社会、民生事业诸领域的见证者、记录者、传播者,也是典藏兰州近30年整体市情史料最为丰富的“一座纸质博物馆”。
30年光阴荏苒,兰报人步履仍坚。希望兰报人始终不忘初心,敢于担当使命,继续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砥砺向前,去创造更加骄人的业绩,使之无愧于新时代赋予兰报人、新闻人之崇高荣光。
最后, 以《兰州日报》创刊30周年喜赋七律一首作结。
诗曰:
创刊伊始到今天,一见钟怀三十年。
每读鸿文陶品性,常闻香墨润心田。
良师作伴受良教,益友相陪联益缘。
应信时迁情不易,赓将赏阅报龄延。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