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同进步 振兴中华筑梦圆 ——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述评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团结统一描绘出最大的同心圆。可以说,党的十九大为我们在民族团结进步、振兴中华伟业的前进道路上绘就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是立足我国国情,振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决策部署,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七里河区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策部署、重要精神的同时,结合本区多民族聚居这一特点,已于去年底召开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动员大会,并制定出了《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施意见》和《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推进方案》。同时,为了深入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的有效开展,还提出了进机关、企业、村(社区)、乡镇街道、中小学、宗教场所、医院、军营的八进活动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必备条件。并依据国家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测评指标,制定出了《七里河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八进”活动实施细则》作为验收准则。 测评指标明确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测评标准、具体要求和测评方法。测评标准的出台,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各行各业、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各族群众对创建工作的认识,明确了工作方向,为全区齐创共建,确保如期实现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七里河区委、区政府为了配合创建工作还决定在最近一段时期内联合《兰州日报》举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征文大赛,通过挖掘亲历、亲闻、亲见的民族团结真人真事,充分展现各族群众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真情互帮互助的感人事迹,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期通过活动的开展,扩大宣传影响,营造团结友善氛围,激发全区人民群众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创建工作能够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前不久,为了全面掌握全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区还组织了3个督查组对全区15个乡镇街道、区委区直各部门、辖区部分中小学、医院、企业、宗教场所、幼儿园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了全面认真的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各督查组予以现场反馈,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创建工作加快进度、达到标准、完成目标。
笔者生活于七里河区,对七里河区的区情,尤其是多民族聚聚这一特点较为了解。我国总共有56各民族,而居住和生活于七里河区的就有回、蒙古、藏、东乡、维吾尔等44少数民族。在祖国迎来新时代的美好年月,七里河区也正处于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百业振兴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月,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既是新时代发展之需,也是新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的现实要求,更是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当然也是展示七里河区良好形象,开创七里河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举措,它对推进七里河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升全区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七里河区委、区政府依据区情和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这项活动,对该区经济社会以及全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创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全区的社会秩序稳定、治安安全保障、各民族团结友好、民生事业向好等,均会带来一个很大的改观和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全区预期进入小康社会具有坚强的保障作用。
说实在的,对于拥有60万左右人口的这样一个大区和多民族聚居区,如果能够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工作搞好了,将各族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潜力发掘出来了,它对本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之力是难以估量的。目前,在这创建的关键时期,对七里河区而言,必须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以创建为载体,以民族团结进步为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总目标,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两大主题,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内涵,通过高站位推动、高标准实施、高要求推进等有效举措,在扩展广度、加大力度、发掘深度、提升速度、助推进度上下功夫,并进一步完善创建机制,切实强化领导作用,把创建工作视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且必须抓好、抓实,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年底迎接国家测评能够做足准备,力争万无一失,使之预期实现创建目标。作者: 穆明祥 责任编辑:赵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