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

不好好学习有N个理由:怎样在大学“和自己好好玩”?

时间:2016-03-22 08:43:54来源:新华网编辑:卓航点击:

图片来源:网络

   不用早起、不用每天做作业、不用上晚自习,甚至可以“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是李默刚进大学时,师兄师姐给他的“言传身教”。这似乎也符合高三冲刺时爸妈常在他耳边念叨的,“上大学就轻松了”。

   在一项“大学四年什么最遗憾”的网络调查中,“没有好好学习”高居榜首,引发了近半数学生的共鸣。学习的热情越来越低,再加上经常听到“男生退学后创业成富翁”“大学生退学去旅行”之类的“英雄事迹”,李默觉得特别矛盾。

  不好好学习的N个理由

   理科生有习题拖累,而文科生李默的大学生活堪称“岁月静好”。往往要到上午10点以后,宿舍里才有人起床拉开窗帘,迎接第一缕阳光。“我也想选上午第一节的课,后来发现,励志没励成,课倒是翘了不少。”李默说。

   到了“五一”“十一”等小长假前后,甚至连老师都默认了出勤率的显著下降。大学校园中流传着这样的名言:“只要胆子大,清明7天假;比比谁更虎,欢乐到端午。”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分析,部分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直接的心理原因就是对之前不愉快学习经历的报偿。“对这些学生来说,大学就是挂在驴子前面的那根胡萝卜。家长总是说,‘忍一忍吧,考上大学就好了’,学生就把考上大学作为最终的目标。考上就好,至于在大学里干什么并不重要”。

   “如果你之前的学习动力来自外界的监督和管理,那么在没有约束的状态下,‘弹簧’就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汪冰说。

   刚毕业不久的燕茜说:“如果说本科时还保留着一些高中时期的学习惯性,那么研究生阶段就真的有些得过且过了。想着反正都要步入社会了,有文凭这块敲门砖就可以了。”

   然而,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郁闷”又成为关键词。这种郁闷有时不是来自文凭的含金量不够,而是对方压根儿不看文凭。大学生在北京求职有一个说法,最受单位青睐的是“京党硕男”——即便出身名校,李默的师兄师姐也在找工作时遭遇过赤裸裸的歧视。

   努力不努力都能毕业,努力不努力找工作都难——不好好学习似乎又有了理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