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时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师生参加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并做学术交流

时间:2019-12-06 08:51:18来源:兰州大学编辑:石慧珍点击:

11月28日至12月1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云南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大会围绕“传承与创新:生态科学新使命”的主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于贵瑞院士、国际生态学会主席Eun-Shik Kim、中国生态学学会欧阳志云理事长等及相关单位的领导参加了开幕式。此次大会恰逢学会成立40周年,与会代表先观看了“奋进四十年中国生态学学会纪录片”。欧阳志云回顾了学会成立40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所取得的标志性工作成果,颁发了“马世骏生态科学成就奖”和“中国生态学学会突出贡献奖”,表彰了对生态学理论和应用、学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生态科技工作者。

大会特邀报告人主要有方精云院士、康乐院士、刘丛强院士、任海研究员、傅伯杰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Spencer Barrett、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刘建国、牛书丽研究员、张全国教授、董广辉教授,分别做了题为“构建我国的生态学科体系”、“动物体色形成和群体防御机制”、“低温地球化学与生态学研究”、“热带珊瑚岛的植被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前沿”、“入侵生物学近期进展与亟待解决的问题(Recent advances and unresolved questions on the Biology of invasions)”、“全程耦合世界的新生态学”、“大数据背景下的整合生态学研究—从观测到预测”、“快速进化”、“青藏高原人类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大会特邀主题报告。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师生1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展示了兰州大学在高寒人类生态环境学、干旱区生态评价、流域景观生态与生态系统服务等领域的新成果,会场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董广辉教授应邀做了题为“青藏高原北部近5000年来的人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大会特邀报告。报告总结了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北部动物和植物考古研究以及骨骼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结合生态与气候环境的变化,分析了该地区近5000年来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变化,从人类生态环境学的角度讨论了人与环境关系。


巩杰博士先后做了“耦合景观生态风险的流域适应性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生态系统服务:进展与趋势”两个分会场学术报告。前一报告介绍了“土地利用-景观生态风险-生态系统服务-决策与管理”级联分析框架构建方法,分析了甘肃白龙江流域四种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相互关系,在耦合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域分区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生态风险防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系和景观管理提供对策建议。后一报告简要综述分析了近2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指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科学研究与决策管理6个未来发展核心议题。


研究生吕荣芳、郑续、魏乐民、苗俊霞和陈冠光参加了“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并分别做了题为“宁夏沿黄城市带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权衡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产水量驱动力分析”、“基于GIS技术的疏勒河流域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1995-2016年疏勒河流域生态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疏勒河下游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水平功能性状及物种分布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和讨论,展示了资环学子风采。

本次大会共设置46个专题分会场、606个口头报告、193个学术墙报,会场主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应用、从基础研究到国家需求等主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年度学术盛宴。会前还开展了“全国生态学研究生论坛”,多位研究生做口头报告,经过综合评选,共有73位和36位研究生分别获得了优秀报告奖和墙报奖,会间还举办了生态科普论坛与生态类书籍展。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00余个不同单位的32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大会,展示和交流了生态学领域的重要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本次会议是中国生态学界又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在推进生态学学科建设、学术交流与合作、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巨大。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