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由2014年的3659人下降到2849人,在跌幅达22%的情况下,报名人数却不降反增,由往年的15.6万上升到16.4万,招录比达到了58:1。在全国公务员考试有所降温的大环境下,山西省却“逆势上扬”延续了持续多年以来的公务员热,而公考也在无形间演变成为一场竞争惨烈的白刃战。
故事1
家庭的期许个人的认可
“毕业之前,爸妈就多次跟我说,公务员这个工作,稳定、体面、待遇不错,让我一定要试一试,加之由学校突然对接到社会多少还是有些迷茫,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总体评价下来大家都说公务员不错,于是就选择了报考公务员。”临近毕业的李同学对记者说。“备考的日子一点也不轻松,尤其是临近毕业,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选择,心态也便日渐浮躁起来。一方面要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要耐得住性子准备考试。早晨8点自己就到了自习室,离开的时候基本11点,第二天照旧,周而复始一个多月了。最难的还在于,想到职位的招录比例,会觉得努力可能毫无结果,内心也会很急躁,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杂念,只管努力,不问结果。”
故事2
对另一半的承诺 对感情的责任
张同学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告诉记者:“我和我的女朋友是大学的同学,都就读于海南,大一时就在一起了,她是山西人,我是黑龙江人。我选择跟她一起回山西的。”“女朋友建议我去考公务员。也确实,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想要让自己安顿下来并不是很容易,没有人脉、没有户口、没有房子、离家又远,公务员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于是我就选择了报考公务员。当然内心也很愿意,一个男人总该有些责任感,她已经选了我,我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她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公务员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份对女朋友的责任。”
故事3
内心的驱使 对未来的憧憬
记者见到张女士的时候,她穿着一身职业套装,看上去沉稳干练,交谈起来隐约感觉到她想法很多。张女士对记者说:“自己虽然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却在内心也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所作用的人,做一些能够真正有用的事情。”
“在大学就读的是公共管理学,对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有一定的研究,也很关心社会的热点,一直希望能够做出些什么事情。更何况,从政本来就符合自己的专业,同学中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也有不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社会的建设者,对社会有用,那会让自己找到个人价值。当代的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也正因为拥有很多的机会,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务员,并成为国家发展中的见证者和构筑者。”
故事4
去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
“我已经工作两年了,公司只有二十多人,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段女士对记者说。“小公司总是感觉没有保障。工作两年了,工资不到三千元,不高不低,没有五险一金,没有签合同。私企的感觉就是很不稳定,说不定哪一天公司就倒闭了。公司的两个部门主任都是老板的家人,升职空间基本等于没有。趁自己年龄还小,还是加把油找个好工作。我每天晚上都会留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每次公务员的考试都会报名,虽然不能保证自己考得上,但是机会有限,每一次都不能错过。”
记者手记 >>
公务员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公务员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工作选择,本不该承载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度,每个职业都有其自身的职业属性,各安其业,才是这个社会本该有的职业诉求。
社会普遍对公务员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将其与“工作轻松、福利待遇好、金饭碗、有前途”相匹配,但是伴随着法律的日益完善和监管制度的日趋合理,包括福利制度的规范,公务员会经历一系列的“去光环化”过程。眼下,公务员已经面临一波“辞职潮”,呼唤社会回归理性,在看到公务员优势的同时,也应该仔细衡量一下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大多数人都去走的路未必适合自己,不盲从、不跟风,拥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另外一方面,应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进一步规范私营企业,让毕业的大学生即使在私企也能获得一份保障。要知道公务员热并非是一味跟风,而是制度不健全背后所造就的无奈选择。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