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之时,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让世界的目光在此聚焦。
无数的志愿者前赴后继,逆向而行,在这里,尽己所能发挥着光和热。
披上战袍时,他们是我们眼中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战士。脱下面罩时,他们也是父母眼中被呵护关爱的孩子。
庆阳小伙徐志博
徐志博,甘肃庆阳镇原县的小伙,疫情爆发后,身处武汉的他,提前退掉回家的车票,隐瞒家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团队中,连续20天的工作中,亲眼见证了被病毒侵蚀下忙乱而又寂静的武汉,目睹了生死离别,感受了中国奇迹带来的震撼和力量……
这是一段不能被忘却的记忆,有恐惧、悲痛,有温情、牵绊,有团结、力量,有希冀、欣喜……凡为过往,皆为序章。记录下来,只为更好的理解活着的意义。
退票留守
3月14日,记者联系到徐志博时,他已经复工,做网络授课。
徐志博,1992年出生于甘肃庆阳市镇原县,2011年考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专业,2014年转专业到软件工程,2016年本科毕业后去了外地,一年后又返回武汉工作。
“在武汉生活了7年,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朋友们开玩笑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徐志博毫不掩饰自己对武汉的喜爱之情。
徐志博的工作单位是上海一家医疗器械设备公司。“今年1月15日之前一直在上海总部进行培训,心心念念想回武汉,然后准备买车票回老家过年。”当他将1月15日返回武汉的消息告诉远在镇原的妈妈时,妈妈让他直接从上海回家,武汉疫情很严重。
徐志博的母亲是镇原县的一名医生,“妈妈在院内感染科工作,她对传染病这些信息都很敏感。”但在当时,徐志博总感觉母亲是小题大做,所以,那段时间妈妈一天几次打电话催他回家,每次他都敷衍反驳,根本不当回事。
1月21日单位放假,他买好了1月23日回家的机票。但在最后一天上班途中,坐地铁看播放的2003年非典期间的纪录片,才真正觉得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徐志博女朋友的父母都是医护人员,一家人原本计划要回湖北十堰老家过年,在1月22日被紧急调配,去支援发热门诊,“她爸爸是心内科主任,却去发热门诊,说明疫情发展的速度之快。”病毒肆虐,武汉城市一片忙乱。徐志博也慌了,不敢回家了,“奶奶年纪大了,妈妈的肺不好,再加上回家要从武汉坐高铁到西安,再从西安坐大巴,万一被感染把病毒带回家,把全家人都传染了,就难以饶恕自己。”于是他赶紧退掉了火车票、汽车票,也退掉了回武汉的返程机票。而此时退票,国家还没出台相应政策,他所有退票都是扣除手续费的。
他想安稳地呆在武汉。但这一夜,他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奶奶和妹妹一夜未眠,他们祈祷着他的平安。
志愿服务
武汉,确实生病了,要“封城”了。
1月23日10时,一座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关闭了对外通道,全市地铁、城市公交、轮渡、长途客运全部停运。80分钟后,鄂州铁路车站关闭。再后来,黄冈、荆州、黄石、恩施、孝感等湖北地市相继封城。
疫情以猝不及防的速度发展,不断蹿升的感染病例数字,突然增长的死亡病例人数……整座城市陷入恐慌之中。
此时的徐志博坐不住了,要当志愿者,去帮助自己所爱的城市,“如果不去做出一点贡献的话,我会无法原谅自己。”疫情让他对这个城市有了新的归属感。
“我先去了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发热门诊,问收不收志愿者,医院护士帮忙联系了院党委,党委婉拒了。然后去了湖北省中医院发热门诊,也被婉拒。”医院里到处是患者,医护人员穿着全套防护装备忙来忙去,护目镜后全是汗水。有一个医护人员看到他时,催促着说“快出去,没事不要来发热门诊。”
疫情很严重。在医院当志愿者的事没成,但单位有多台CT、DR医疗设备支援抗疫,需要及时安装,他是网络工程师,非安装人员,作为单位内部的志愿者成功加入到安装组,进入汉口医院协助安装设备。
当时汉口医院已经是肺炎定点医院,许多人都是从晚上排队,排了一个通宵。门诊大厅的叫号器已经叫到800多号,但还有很多人没排到号。
“CT设备有两三吨重的机架,还有很多箱小部件都堆放在医院住院楼后门处,只有五个人在安装,需要装上脚轮一点一点推挪进去。”当时医院患者人挤人,肩碰肩,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感染,“只能碰运气了。”此时的徐志博已经将感染的风险置之度外,只希望将设备早点安装完,帮助更多患者。
徐志博说,“在距离生死最近的地方,目睹了死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离开人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不知道病毒所带来的创伤有多悲伤,有多残酷。”
寂寞年夜饭
封城后的武汉是静默的,仿佛进入了一场漫长的梦境。街道空荡,人迹萧条。
“我一遍遍问自己,这是呆了7年的城市吗?这个城市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安静,一直都是人声鼎沸,车流不息。光谷广场、江汉路,任何时候都是摩肩接踵,走都走不动。但现在,除了璀璨的灯光外,想找个人很难。”徐志博突然很想念热闹的武汉,想念往日讨厌的堵车样子,想念那种喧嚣和热气腾腾的烟火气。也想念着,一大早端着热干面边赶着上班边吃;春暖花开时,那些古朴的高校教学楼在樱花中若隐若现,处处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他畅游其中。
这一切,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每天奔波在医院,但晚上下班回去后还要像没事人一样和家里人视频,由家人指导做饭。
“做什么菜,需要什么调料,都是家人在通过视频传授。第一次米饭做成了粥,但菜品色香味俱佳。”每次菜出锅时,他都忘不了拍个照片,发到家庭群里炫耀一通,“由于厨艺大增,同事都说等瘟疫疫情结束,他们要来尝尝我的手艺。”
“每天做饭时,我要强撑着笑脸,告诉他们我很好,武汉也很好,让他们放心。”善意的谎言,背后更多的是因为爱。
“我必须撒谎,妈妈身为感控的从业者太清楚这些风险了,家人都太担心我了,如果跟他们说了实情,他们会不顾一切地来武汉,这些绝对不能发生的。”
自己身处疫情中心,不让家人挂念,但每天也担心家乡。“每天打开疫情通报的页面,先看一看庆阳镇原县——零病例,就会长长地松一口气。”
知子莫如父。从徐志博的疲态和刻意隐瞒中,父亲徐弘感到了他在武汉的工作并不轻松,武汉真实的情况也并不好。后来在父亲的再三“逼问”下,徐志博才如实告知,他在当志愿者,在医院安装医疗设备。
“他的谎言一层层被揭穿……他是怕我们担心而隐瞒了真相,而我们却在知道真相后相拥而泣。”徐志博的父亲徐弘说,得知真相的那个晚上,家里人为留守武汉的儿子再次揪心不已。
除夕的武汉,单调而凄凉。在完成一天的安装工作后,精疲力尽的徐志博一个人回到住处,煮了一锅小火锅,打开视频和家人拜年、聊天。
“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的年夜饭。以前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在武汉过个年,带着家人去长江边看夜景,能够拉着女朋友的手走街串巷,可终于在武汉过年了,却是自己一个人……。”徐志博第一次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安装好设备留个纪念
累得坐着就能睡着的同事
见证奇迹
从1月23日到2月11日,20天时间,徐志博和同事先后辗转在光谷三医院、武汉豹澥卫生院、火神山医院、武汉汉江方舱医院进行CT、DR等医疗器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由于是大型设备,运送安装比较困难。“运输中,有些街道两旁有树过不去,我们爬上树,锯掉障碍树枝才让车通过;而有些设备由于医院人多,不方便进入,直接从墙外用吊车吊进医院。”徐志博说,此前他没经历过没遇到的都在这里发生了。
期间,1月26日的一个小插曲让他们虚惊一场。由于汉口医院感染人数多,他们完成了CT设备的安装调试后,几个同事赶紧躺上去让影像科主任帮忙扫描,期间有一位同事的影像上有得过普通肺炎的痕迹,把大伙吓坏了。后来又找医生仔细看,确认无误后,大家的心才算安稳了。
每天身处疫情中心区,也要学会调节心情,“刚开始很惊恐,后来看多了也平淡了,同事们干活时也会说说笑笑,努力不去想疫情。”徐志博说自己学会了淡定。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震惊了世界,从1月23日宣布筹建到竣工交付,一共只花了10天时间,而医疗设备安装也创了一个先河。
徐志博向记者讲述:2月1日凌晨,当时的火神山医院还在紧锣密鼓施工中,设备进场的时候,道路不通CT机架进不了场,只能用吊车从空中吊了进去。在安装机架时,四周的墙都还没有砌好,上方的钢结构电焊电火花四溅,“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还没竣工的时候进场。”是调侃也是事实。
疫情就是命令,为了生命,必须争分夺秒。他们医疗设备安装也仅用了36小时。
徐志博说,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让他想到一个比喻,“有人把中国人比作蚂蚁,一只一只并不起眼的蚂蚁,可是当这些蚂蚁聚集起来的时候,却是连最凶猛的野兽也要畏惧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再次看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量。在施工现场,看着即将竣工的火神山医院时,徐志博内心澎湃汹涌,祖国强大的自豪感和骄傲感油然而生。
全副武装准备出发
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重新遭遇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世界。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是一种选择。
心之所向,路之所往。正是和徐志博一样逆流而上的年轻一代,用他们的肩膀承载起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用勇气与坚持,将寒冰融成春水,滋养寸土,成就春暖花开。
采访结束时,徐志博告诉记者,这20天志愿服务是他人生历程中最为值得骄傲的日子,也会沉淀成一生的财富,激励他前进。
他还告诉记者,武汉已经到处春色盎然,在林荫路上、石板的夹缝里,甚至水泥地的缝隙间,长出了绿油油的青草,春天已然来临……
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图丨受访者提供
编辑丨张海龙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