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兰州市

兰州:图书馆遭遇“冰火两重天”

时间:2016-08-18 10:49:52来源:每日甘肃网编辑:赵雨豪点击:


近期,兰州市几家公立图书馆变得“炙手可热”,一方面反映出市民阅读态度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断完善的城市公共资源给市民带来的便利。专家表示,图书馆该如何奏唱“冰”与“火”之歌,值得深思。

  图书馆一座难求

  八月的兰州,烈日炎炎。往日冷清的图书馆如今却是一座难求。8月9日,记者在甘肃省图书馆看到,一楼东侧的自习室里,座无虚席。

  “这些自修室共设有600多个自修位,每天早上8点对外开放,还没开门,就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等着了。”甘肃省图书馆典阅部负责人徐双定告诉记者,图书馆也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自7月以来,图书馆每天的进馆人数由平日3000人左右激增至6000人左右,在自习、借阅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青少年。

  “这里环境舒适,还提供热水,最主要是学习氛围好,我现在每天都会带着复习材料来看书。”兰州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杜玲玲告诉记者,她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准备报考会计岗位。

  “起初我不愿意来图书馆,但是跟姐姐来过一次后,觉得这里学习氛围不错,还能够读到很多文学书籍,挺有意思的。”就读于南山路小学三年级的贾钰鑫告诉记者,她最近一有时间就会跟着姐姐到图书馆来写作业。

  “利用放假时间来充电的人比较多,特别是现在就业压力大,很多已经毕业的年轻人会利用休息时间复习考取各种资格证,希望能够拥有更好地发展。”兰州市图书馆一名管理员介绍说。

  记者走访发现,图书馆舒适的环境,导致其职能已演变成为给学生提供学习、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场所。虽然图书馆的进馆人数很多,但是大多数却不是为了借阅馆内的图书,而是到自习室做功课或者备考各类考试。

  借阅功能弱化

  “在自习室学习的同学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带来的专业书上,对图书馆丰富瑰丽的知识宝库却视而不见。这种短视行为既是社会压力的产物,也是盲目追求速度经济的产物。”兰州市图书馆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自习室一座难求的“火爆”,图书馆的借阅量始终在中低位徘徊。

  甘肃省图书馆典阅部负责人徐双定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0万人在甘肃省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月平均借阅量约6万册,月平均到馆访客量约12万人次,借阅比约为62%。兰州市图书馆的借阅量则更少,即使在访客激增的假期,来馆借阅图书的人也不足11%。

  徐双定表示,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本身具有保存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和提供文化娱乐的作用。但从公众使用情况看,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并不完全,甚至出现功能萎缩退化的情况,令人警醒。

  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有一部分人保留着到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习惯,但是读者群的固定化和逐步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轻点鼠标,就能快速浏览当天报纸、阅读流行小说、查阅各种资料,利用移动设备就能打破空间限制,实现全时无缝阅读。”省图书馆一名网络技术工作人员表示,网络阅读对图书馆借阅的冲击很大。

  “只需下载阅读APP,便可以随时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并且大多是免费的。查找资料也很方便,不用在众多书目中苦苦翻阅。”兰州大学学生秦晓宇告诉记者,手机已是他们阅读的主要工具。

  有专家指出,网络阅读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碎片化时间的浅阅读需求,其方便、灵活的特点让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虽难以形成深刻的思考,但迎合速度经济快速高效的诉求,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如何破解借阅量遇冷困境

  借阅功能被弱化的图书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为自己正名?

  “即使在网络时代,图书馆内馆藏资源的公信力优势仍无法被替代。”徐双定指出,图书馆内馆藏资源历经时间的检验,被公众所信服,是国际公认的优质资源。

  图书馆“读者流失”,主要是指传统纸质媒体的读者群的流失。网络冲击、经费短缺、新增图书量、报纸期刊订阅、读者服务及现代技术运用等多方面达不到读者需求,都是图书馆发展的瓶颈。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让读者重新回到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也在努力寻求突破之路。

  徐双定介绍,省图书馆通过引入电子借阅机配合阅读APP,实现24小时借阅、归还和移动阅读;通过开通网上阅读平台,方便青少年和老年读者全时无缝阅读;建立开放式数据库,方便市民查找、援引和研读文献资料。同时,将图书馆传统的“内容导向”角色转变为“客户导向”角色,通过搜集、分析、勘误和重组,帮助市民在信息海洋里及时准确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而不迷失方向。

  徐双定表示,数字图书馆的书籍借阅量,近几年可以说是稳步上升。

  从事文化传媒的王辛认为,传统图书馆只有开拓多元化服务渠道、创新复合图书馆模式、发展信息共享空间,通过优化内容品质,让线上阅读与传统阅读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市民的阅读自觉、审美品位,才能破解借阅量“遇冷”的困境。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