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为目标,着力实施旅游大景区建设、全产业链打造、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全民宣传“四大行动”。通过举办各项特色旅游文化体育赛事节会,深入推进旅游文化体育医养融合发展, “金张掖”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2019年,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7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和30.7%。
红色旅游成标杆
10月8日,东街街道组织辖区130余名党员赴龙渠乡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以“追寻红色印记、扛起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固定党日”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龙渠乡有西路军浴血战斗过的痕迹、有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召开过‘龙渠会议’的遗址,有为纪念革命先烈而修建的龙渠烈士陵园……”龙渠乡党委书记马鸿涛介绍说,依靠红色禀赋资源,龙渠乡着力打造了一条田园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风情线,为党员干部、旅行团体提供了一个党性实践教育平台。
该区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拓展旅游产业链条、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全市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国际合作创建区”和“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为契机,全力打造“西路军魂传承地”红色旅游品牌,开辟了“西城驿烈士陵园—龙渠烈士陵园—龙渠会议遗址—西洞堡大捷—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灰条沟煤矿遗址)”红色旅游线路,借助建党、建军、国庆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等重大节日活动,组织市、区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 “吃红军饭、穿红军衣、唱红军歌、走红军路、扫红军墓”“寻访红军战斗遗址”“重走红军西征路”等一批集政治性、教育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实现了红色旅游从“孤景”到“群景”的转变。至目前,全区共计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0多万元。
都市旅游遍地开花
“骑着骆驼游峡谷,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高端的旅游体验。”十一黄金周,市民张莉没有赶人潮去外地旅游,而是选择来到了张掖平山湖大峡谷景区。她开心地告诉记者,自己拍了当时的美景发了朋友圈,获得了众多好友的点赞。
拜第一卧佛、游张掖湿地、探神秘峡谷、赏甘州乐舞……如今,城区景点串珠成链、连点成片,站在古城一角,处处都能欣赏到美景。
今年以来,该区紧紧围绕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国际特色休闲度假名城“三大目标”, 充分发挥区内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以重点旅游项目和大佛寺景区、平山湖大峡谷、芦水湾等精品旅游景区建设为基础,持续加大喀尔喀小镇、屋兰古镇、张掖豪霆国际赛车场、张掖老街、省道213线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等补链延链项目建设,结合“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策划推出一批融自然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康体养生、餐饮购物等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综合配套的多日游复合型精品旅游线路,不断增强甘州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为了丰富晚间旅游市场,开发有地方特色实景剧目《甘州乐舞》《八之戒》《高金城在张掖》《古城魂•高金城》和《甘州名谣》等地方剧目。扶持开发大佛寺金经扉画集、张掖旅游吉祥物、马可波罗笔记本、丹霞陶、丹霞3D画、黑河石头画、花寨小米、乌江贡米、无核红枣等旅游纪念品,全域旅游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初秋时节,走进甘浚镇速展村,田野里花繁似锦,五彩缤纷,游人如织……前往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游客纷纷停车在花海中徜徉合影。
近年来,甘州区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和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双十双百”示范工程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培育打造马站村、古城村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速展村等创建乡村旅游专业村,屋兰古镇、丹霞湾生态观光产业园等创建乡村旅游示范点,渔夫山寨、管家大院等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户,积极推进村镇变景区、农舍变旅舍、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辐射带动作用。结合全区特色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乡村文化体验、乡村土特产品、现代农业观光采摘、特色餐饮等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鼓励扶持牛羊肉、葡萄、大蒜、红枣、蘑菇等绿色食品,祁连玉、刺绣、剪纸、蒙古族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艺品和小商品、纪念品等文化旅游商品,重点发展以金花寨小米和乌江贡米为代表的地方特色绿色有机小食品,着力塑造“金张掖北纬38°”地域特色品牌。目前,该区累计建成星级农家乐28家,培育古城等旅游示范村3个。(文/中新网甘肃频道通讯员 张玲)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