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美景寻踪 > 甘肃景点

甘肃敦煌:守护千年“文化记忆” 丝路古镇再现时代风华

时间:2019-12-18 13:48:00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编辑:石慧珍点击:

  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每寸土地上、每座城市里,都留下了岁月动人的历史印记。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祖国人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LOCAL201912171124000146557318427.jpg

月牙泉。(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

  南枕气势雄伟祁连山,西通资源富饶中亚诸国,北靠广袤辽阔蒙古高原,东接绵延千里河西走廊,她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亦是古丝绸之路的商贸重镇。她,便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敦煌。

  “敦煌”,取盛大辉煌之意,寓繁荣昌盛之愿。自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始已有2100多年历史,这片土地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合,也是当今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敦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翻开了再现繁荣的崭新篇章。现如今,位列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敦煌,正加快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在敦煌,丰富多样的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这座城市已成为今日中国包容发展的生动写照。

  接续守护 多渠道助力文化传承

LOCAL201912171122000471394390823.jpg

莫高窟九层楼。(王文嘉 摄)

  说到敦煌,不得不提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如果说敦煌的文物景点如同星星一样散落在各处,那么莫高窟无疑是最璀璨的那一颗。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造的洞窟735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约4.5万平方米。这4.5万平方米的精妙壁画,是被流沙与时间抚摸过的吉光片羽,它寄托着人们的虔诚信仰,也见证了千年文明的兴衰延续。

  20世纪40年代初,莫高窟在经历自然侵蚀和近代掠夺者的破坏后变得满目疮痍,塑像四肢残缺,壁画斑驳脱落,犹如一位缠绵病榻多年的老者。

  新中国成立后,莫高窟的保护工作逐渐提上了日程。“当时我从山东到敦煌坐了好几天火车,越走越荒凉,一抬眼就是茫茫戈壁,到地方一看,条件特别艰苦,水要到远处去拉,洞窟里三天两头停电,就连大家住的宿舍都是马厩改造成的。”今年87岁的李云鹤63年前响应国家“到西北去”的号召从山东到达敦煌时,工作的地方无房、无电、无自来水,而且交通不便、经费拮据、人手奇缺。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克服重重困难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多个洞窟内的积沙,对莫高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初步整修,还募款为部分重点洞窟安装了窟门,修建了长1000余米的围墙。

  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莫高窟崖体得到拨款被加固;20世纪80年代,国家拨款解决了敦煌研究院办公楼、宿舍楼的经费问题,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办公、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如今,一条20多公里的宽阔柏油路从敦煌市区通向莫高窟,每天都有数辆通勤车往返于敦煌市区和莫高窟之间,职工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LOCAL201912171123000016931844588.jpg

敦煌莫高窟监测预警系统。(王文嘉 摄)

  生活条件好了,科技保护莫高窟的手段也日新月异。走进敦煌莫高窟石窟监测中心,在线监测系统上莫高窟72个开放洞窟的平面图跃然眼前,每个石窟上方都有一个指示灯,闪烁着的绿光证明这一个个犹如“千年老人”的洞窟正在健康“呼吸”着。

  “当洞窟内的二氧化碳数值超过1500ppm(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500毫升二氧化碳)时,屏幕上的预警灯就会由绿变黄并且发出警报,随后,预警洞窟暂时停止开放,等到洞窟里的一切监测数值恢复正常再开放洞窟。”敦煌石窟监测中心助理馆员柴鹏飞指着在线监测系统介绍,为保障洞窟壁画和彩塑保存环境稳定,监测中心采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构建了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科学制定了洞窟开放管理制度。

  在监测系统上,莫高窟当天的订票人数,游客游览时间,导游导览线路,洞窟内的二氧化碳、温度、湿度,窟区主要区域,旅游大巴运行情况等一览无余,甚至方圆几百公里内的地区是否有降水等监测数据都在实时更新。可以说,莫高窟正处于被全方位保护的状态。

  让文物保护搭上了高科技快车得以存世,这是敦煌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寻得的“一剂良方”,也是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文物工作者经过70余年坚持不懈奋斗找到的答案。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守护者们就全身心致力于为莫高窟“留影”,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完成图像采集洞窟221余个,图像加工洞窟135个、虚拟漫游洞窟130个、雕塑三维重建28身、底片数字化近5万张、大遗址三维重建2处、拥有著作权74项。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借助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使观众在进入洞窟之前就能与莫高窟进行全方位、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那些壁画就在我的眼前,我感觉一伸手就能摸到它们。”今年12岁的刘博臣来自北京,刚从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完数字电影的他显得意犹未尽。

  目前,莫高窟的数字化成果已经和考古、美术临摹、保护修复、旅游开放等相关领域工作结合在一起,新技术还在不断研发中。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向全球共享30个经典洞窟高精度壁画数字化成果;2016年6月,“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上线。截至目前,总访问量超过700万次。2019年8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实验室”投入运行,在这里可模拟温度、湿度、日照、降雨、降雪及水盐运移等各种环境条件,研发文物样品或模拟样品的材料和结构的基本热学、力学、收缩、徐变及损伤等特性,开发接近自然环境下的文物劣化和相关保护研究的试验方法,并提出有关方法和标准,让文物保护转入“主动”预防。

  “因为自然气候、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敦煌的资源都显得弥足珍贵。这里的人们也很珍惜资源,特别是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长张春生说。为了更好地守护敦煌千年的“文化记忆”,敦煌市先后启动编制了《敦煌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环境承载力规划》等纲领性规划。同时,敦煌市全力加强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完成了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敦煌境内长城及烽燧抢险加固项目、阳关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等一批文保项目。

  文旅融合 文化轻时尚“入眼”“走心”

LOCAL201912171123000120709956479.jpg

敦煌文创产品。(王文嘉 摄)

  满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敦煌迈步走进新时代。静置在大漠戈壁里的文物,也在进入新时代后与富集的旅游资源“强强联手”,开启了文旅融合的“时尚风”。

  憨态可掬的骆驼玩偶、飞天图案的精致团扇、敦煌元素的便携笔袋……走进敦煌文旅集团文创产品展示厅,近千种文创产品呈现在眼前。依托于这些文创产品,经过历代能工巧匠们精心绘制塑造的绝美图案,正在从石窟和博物馆中走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进入普通大众的生活。

  “从80年代初到现在,敦煌的旅游一直在蓬勃发展,但是旅游产品相对单一,不是简单造型的骆驼玩偶,就是一些大漠风光木板画之类的旅游产品,跟其他地方没有不同。”敦煌文创公司综合管理部员工刘梦惺介绍道,“后来设计师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将壁画印在滑板、裙子上,还是化妆品上,或是与其他物品相结合,敦煌文化元素都能惊艳四座。这也让更多人明白了,敦煌不仅仅有千年的历史,这些灿烂的历史文化也能成为一种时尚。”

  自2016年4月至今,敦煌文创公司研发设计了近千款主题鲜明、独具敦煌特色的系列文创产品,建立了敦煌文化元素基因库、敦煌文创产品库、游客肖像库、销售数据库等,形成了多彩敦煌、锦上添花、乐舞飞天、盛世遗风、一“鹿”有你等 15 个主题产品系列,注册了敦煌文创、驼小驼、敦煌影业等一系列品牌商标,累计获批 83 款产品外观专利。

  “我们一直致力于利用文创产品将各个景区的特点表现出来。比如在月牙泉景区,驼小驼系列玩偶很受欢迎;在阳关景区,阳关造型的木质笔筒销量很好,文创产品的丰富也让景区的旅游商品不再同质化。”刘梦惺说,“我们将传统和时尚汇流,让敦煌文化走到更多的人面前。这样,敦煌文化就可以被更多的人知晓喜爱,这也不失为一种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好办法。”

  “敦煌境内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41处,有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鸣沙山月牙泉国家5A级旅游景区,阳关、雅丹两个4A级旅游景区,但是如果只让游客们看景点、看遗址,未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白天逛景点,晚上无处去’的窘境也将制约敦煌的旅游发展。”敦煌市文旅局副局长贺雁鸿说。

LOCAL201912171124000272229465446.jpg

《丝路花雨》2016版在敦煌大剧院演出。(王斌银 摄)

  为了更好地“让文化活起来”,敦煌市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演艺产品,让游客真正实现了“白天看‘静态’的敦煌壁画,晚上看‘活的’壁画故事”。这些文化演艺不仅为游客增加了了解敦煌的重要途径,还为游客的旅行增添了乐趣。

  1979年,经典舞剧《丝路花雨》首演;2015年,大型沙漠实景演出《敦煌盛典》在敦煌首演;2016年,伴随着首届敦煌文博会的到来,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正式亮相,这些常驻剧目都已成为敦煌旅游演艺的成功典范。

  “我小时候和父母来过一次敦煌,那时候坐火车从兰州出发,15个小时才到敦煌,很不方便。今年我和爱人坐飞机不到两个小时就到敦煌了,回去的时候我们准备坐高铁,八小时就能回兰州。”甘肃兰州人魏小峰和爱人选择在敦煌度蜜月。“来到敦煌之后,真正感受到了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这些景区深厚的历史积淀。我们还去观看了《又见敦煌》,看完演出我们又去敦煌夜市品尝了当地的美食,敦煌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古代先民们在莫高窟的石壁上,用笔描绘舞姿翩跹的飞天形象以延续他们未尽的梦;如今的敦煌用真抓实干筑梦新时代。2016年9月,敦煌机场新建T3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随后敦煌国际航空口岸正式开放,敦煌机场海关开关揭牌,敦煌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20个城市的航线航班正常飞行,航线网络覆盖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经过连续多年高强度通达能力建设,敦煌境内高速公路与国家高速联网、境内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连接,2019年7月10日到达敦煌的动车正式开行,彻底实现了铁路连通、公路畅通、航路广通。截至目前,以敦煌为中心的立体式、便捷化道路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交通助力发展,文化促进交流。近年来,敦煌艺术品及文献巡展在国内外众多地方举行,敦煌文化艺术普及与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舞剧《丝路花雨》海内外巡演四十载经久不衰,观众如潮;从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到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敦煌石窟影响扩大,敦煌学繁荣发展。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几十年来,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文化企业、友好人士与敦煌研究院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以敦煌学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合作涉及保护研究、人才培养、考察进修、学科建设、图书出版、合作办学、文物展览等众多领域。

  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这里不仅是中国的敦煌,更是世界的敦煌,而敦煌这颗“一带一路”上的明珠,也正在逐步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沙海有“月” 牵着骆驼奔小康

LOCAL201912171123000229054926496.jpg

邢爱祥在自家的客栈中讲述当年的故事。(王文嘉 摄)

  “现在生活好得不得了!”今年70岁的邢爱祥家住敦煌市月牙泉村,他在当地名气不小,因为他是第一个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内经营驼运的人,也是在景区边第一个开起了农家乐的人。正是这“两个第一”,让老邢一家搭着旅游发展的快车过上了好日子。

  “从小我们家就靠务农有一些微薄的收入,我们这里风沙大,啥都不好长,靠天吃饭。1984年,我租了30峰骆驼进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雇了五个村民每天在景区里往返驼运游客。”老邢回忆:“那会儿,一张景区门票1.5元,游客们骑乘一次骆驼10元钱。一年来景区的人数虽然还不到4万人,但是当年我就成了‘万元户’。”后来,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向农户征地,骆驼作为“补偿”分给每家农户,村里农户纷纷转型“吃”起了旅游饭,可以说,邢爱祥见证了“丝路游”兴起的全过程。

  “刚开始在景区搞驼运的时候,景区里连路都没有,愣是靠驼队踩出来了一条路。景区的售票处就是一张木头桌子,售票员在风沙天里边吃沙子边卖门票,条件艰苦得不得了。”邢爱祥回忆道。

  2000年开始,敦煌当地旅游市场逐渐走上正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骆驼以编号方式进行管理,以此杜绝欺行霸市、欺骗游客的现象发生。“如今,我们村户户牵骆驼,每家至少有两个编号,一个编号一年能赚4到5万元,户均年收入能达到8到10万元。这些有编号的骆驼,就是我们大伙儿家里的‘铁饭碗’。”邢爱祥说。从80年代初期成立景区第一只驼运队伍开始,经过30多年发展,月牙泉村现有驼运户256户,驼运年收入达到7000万元。

  “现在可真不一样了,你看,六车道的马路直通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一应俱全,出景区门就有农家乐和客栈,游客们还能通过网络预约饭店宾馆,方便了太多。”邢爱祥在自家的客栈里高兴地介绍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邢爱祥在经营驼队12年之后退出了驼运大军。但在经营驼队的时候,邢爱祥发现来到景区旅游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但是让游客吃饭、休息的地方却很少。于是在2002年,老邢联合周边的30户农户一起经营起了农家乐,这也是敦煌当地最早的一批农家乐。“我的农家乐刚开始只有三十张床位,开业后一床难求,生意十分火爆。”邢爱祥回忆道。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现如今月牙泉村里遍布着各种特色客栈以及农家乐,这里先后发展农家客栈161家,现有床位6000余张,年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

  月牙泉村的旅游发展是敦煌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丝绸之路旅游热持续“升温”,丝路热门“打卡地”暑期客流量持续爆棚,而以敦煌为代表的“打卡圣地”更是游人如织。

LOCAL201912171123000301257887213.jpg

行进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中的驼队。(王文嘉 摄)

  “敦煌游真的太火爆了!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但是真的值得!”游客刘兴文在到达敦煌后非常感慨:“我们从四川广元一路游玩过来,到敦煌后去了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等地,虽然人很多,但是景区设置很科学,敦煌真是名不虚传。”

  来自敦煌市文旅局的数据显示,敦煌市1979年游客仅为2000人次,到2018年游客接待量已达1077万人次,40年增长了5385倍。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游客接待量以每年百万人次的规模跃升,旅游总收入也以每年10亿多元的数目增长,到2018年,旅游综合收入已达115亿元。1979年,敦煌市只有2家接待单位,200多张床位,到目前已有宾馆、农家客栈等旅游住宿单位792家,总床位4.93万张,旅行社162家,旅游汽车公司11家。

  据敦煌市文旅局副局长贺雁鸿介绍,目前敦煌市直接文化旅游从业人数3.8万人,占城市人口的48%,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敦煌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超过60%,文化旅游已成为带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

  回望历史,一代代敦煌人守护这座城市千年的“文化记忆”,打开对外交流的窗口;全新起点、新发展理念不断“解码”文旅融合的“敦煌模式”,让璀璨的敦煌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也飞向了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文/人民网甘肃频道 王文嘉)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