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文学诗词 > 文学资讯

写毛体之体会--作者:张富奎

时间:2020-05-29 14:28:25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现在社会上写毛体的人不少,但真正写到位的并不多。大家普遍感到毛笔字最难写的是两个字体,一个是正楷书法,一个点不到位就失去了整体字的美感。另一个就是毛体书法,很难找到那个神韵。尤其是书写毛泽东诗词和题词,形神都有是难上加难。经过我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用毛体书写毛泽东诗词和题词的经验,要用毛体写好毛泽东的诗词要具备五个条件。第一要有对毛泽东有深深的热爱之情。第二要有深厚地正楷基础,第三必须是个懂诗的人。第四书书写之人要有坚韧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第五书写之人要站位较高。

大家都熟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郭沫若说毛泽东是“泰山北斗,诗词余事”。诗词都是“余事”,书法对毛泽东来说更是“余事”的“余事”了。他只是把书法当成一种休息的方式,当成一种业余爱好。但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毛泽东不想成为书法家,却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书法艺术精品,并开宗立派地创立了毛式狂草书法,也成为我心中的“草圣”。

根据自己的实践,写好毛泽东诗词题词,首先要把要写的诗词背熟,并了解该诗词的历史背景。其次要认真反复读毛泽东手迹,并要反复刻苦去临写。为了写好毛泽东诗词我特意去大渡桥,井冈山,延安,古田,庐山,娄山关,遵义,南昌,武昌,黄鹤楼,北戴河,南京,六盘山,会宁,宕昌,红会等革命纪念地考察学习,领会毛泽东诗词中的精神内涵。这样在书写毛泽东诗词时才能一气呵成,运笔自如,找到神韵。

我参照由费枝美、季世昌著的《毛泽东诗词新解》,在2016年经过二年多争分夺秒地不懈努力,用四尺整张宣纸完成了毛泽东现存手迹的诗词108幅作品。并于2018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25年纪念日,在甘肃艺术馆进行展出。为了进一步写好毛体,近年来又认真钻研,用二年多时间,再次完成了毛泽东诗词题词的书写。应该说写好毛体成了我后半生的心愿。也有人建议让我不要写毛体了,可我难以割舍这份情怀!我觉得一生求索能学点毛体之皮毛也是很荣耀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人是渗在骨子里热爱。没有毛泽东和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这强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书写的过程中,越写越觉得毛泽东伟大,越写越觉得毛泽东不但是独树一帜的书法家,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字里行间,一收一放展现的艺术形式非常壮美。我认为,毛体书法是毛泽东化前人书体精髓与神奇之杰作,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之奇葩,应代代传承,发扬广大。

2020.5.28

张富奎(笔名:黄河儿女),男,汉,生于1958.8,中共党员,榆中县青城人,原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巡视员。现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会员,甘肃毛体书法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2018年12年25日至28日在兰州举办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个人毛体书法展,共展出张富奎手书毛泽东诗词题词108幅。


文学作品有《家在青城》《心在青城》《梦在青城》诗书画乐集,电影文学剧本《闯王悲歌》,其中用正楷小楷创作《家在青城》《心在青城》诗书画乐集被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诗文画乐集”和“世界上艺术体裁最多的诗文画乐集”。并被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

音乐诗朗诵作品有《母亲节的思念》《青城颂》《敦煌组歌》等二十多首。

谢晓春老师对张富奎的评价:初识富奎先生是在兰州大学研究生班上,他谦和、文雅、热情。两年学习结束后,就只在零星的同学聚会中相遇。直到几年前富奎先生着手创作《闯王悲歌》时,才又一次认识了富奎先生还有他的文字。
    富奎先生《家在青城》《心在青城》《梦在青城》三卷,收录了他近年来创作的诗歌、散文、随笔、楹联、歌曲、绘画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250余篇,特别是《家在青城》《心在青城》是作者历时八年用正楷小楷撰著,这样的诗书画乐集极为珍贵,也因此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诗文画乐书法自选集”。

    《家在青城》《心在青城》《梦在青城》三卷中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2013年以后,这时的作者已年过半百,用大器晚成也许不是很恰当,然而,那一篇篇深情而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却是我总想从中寻觅的。


8.jpg

    富奎先生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西北乡村,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他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刚毅。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刚刚高中毕业的他,回村劳动,为能挣上十分工,去城里掏大粪,“艰苦的条件没有使我丧失生活的信心,反而抽空看书学习,拿块破纸学速写……一副大粪担子成了我今生丈量苦累的一把尺子。”(《一副大粪担子》)不惑之年,他开始自学钢琴,“为追梦,我把钢琴当恋人;为追梦,我把乐谱当滑梯爬;为追梦,我把琴凳当摇篮坐;为追梦,我把孤寂当茅台饮。”(《学琴放歌》)他对自己几近苛刻,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拿来创作,为此付出了沉重的身体代价,“半个身子的肌肉全拉斜了”(《神奇的“陇中外治”》)。然而他无怨无悔,《谁让我选择了奋斗》“我羡慕一家人在名山大川旅游;我羡慕闲暇时好友聚首;我羡慕爷孙嬉戏的镜头;我羡慕花前月下走走……谁让我选择了奋斗!分分秒秒都怕丢。”

    富奎先生的家乡青城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富奎先生是她热情的、深情的歌者。“自从天女在这里点缀了胸针,注定这里人杰地灵,卧虎藏龙。秦皇指点长城,汉武挥手屯田,宋将狄青筑条城,明时闯王隐山洞,千年风霜染山林。自从武侯的香草种子在这里生根,注定这里水烟兴盛,远近闻名……自从孔孟圣像在这里落成,注定这里是仁义之乡,风雅青城。”(《青城颂》)他书写着家乡的历史,家乡的现实,家乡的人、物、事,为他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创作素材和灵感。《爷爷与青城》《家乡荷塘》《娘娘庙记忆》《祖宗的水烟瓶》这些温暖的记忆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翻检富奎先生的文字,在他浓浓的乡愁中透着对文化传承与接续的忧患与责任。《我拼命在“还债”》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懵懂的作者随爷爷不得已烧毁祖传线装古书,“这一直是我心头的一块石头,”他要用自己的笔让“诗书传家远,忠孝继世长”传统延续下去。《难忘的“瓜皮碗”》则是食物紧缺时代的人们,在山路边放置自己节省下来的小瓜,以解赶路人的饥渴,那些静静地放置在路边的“瓜皮碗”,“更像一个大海中的灯塔给行人以善爱的指引”。《十一大进士联想》盘点清代出自家乡的11位进士和他们的成才环境,反观现时的教育,“在教育投入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教师。”

    《家在青城》《心在青城》《梦在青城》三卷,作者在个人情感纪念之外,延伸着自己的笔触,记录和反映着我们这个开阔的时代。《“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开行考察之行随笔》18篇,在域外见闻中展示着开放的中国,前行中的甘肃。诗歌《相约敦煌》《月牙泉,你想说什么》《此剧无语胜千言》《敦煌,再见》字里行间透着甘肃人满满的文化自信。游走在富奎先生的文字中,我们还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的辛苦和不易,奋斗和追求。《想开流量的小姑娘》中那个害怕独自回家,只能趴在妈妈小理发店里的凳子上写作业,一边央求妈妈允许自己打开手机流量来完成功课的小姑娘;《卫生间的惊讶》里那个已近中年,喜爱书法,在一天的劳作后仍要坚持练毛笔字的女保洁员,鲜活而令人难忘。

   

    富奎先生是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我仿佛是那天空的一滴雨,高山峡谷的一滴水呀,停不下追梦的步伐。”(《停不下追梦的步伐》)他要将“寸草之心深情抒发”,品爵记忆中那许多的滋味和感恩;他要“虔诚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面面页页,无声细雨的文字坚守;“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一朵浪花”(《心灵的回归》),他要用包裹着情怀深在的爱意将他们叙写,他要乘上那《追日的动车》去追梦,用心、用情、用生命为他深爱着的,脚下的那片热土讴歌。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