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乡愁绵绵。我的老家泾川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东临陕西咸阳,南接宝鸡,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境内汉唐、南北朝时的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遗迹较多,是丝绸古道要冲,也是西出长安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
自94年参军入伍,经历了二十二年的部队生活,后来转业,安居异乡他地,离家已有二十七个年头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乡镇企业失去竞争力、“三线建设”时期的工厂关闭及迁建,家乡依靠种粮竖起的旗帜也慢慢倒下,川区种果、山区种烤烟未成功,农民越来越穷,大量的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渐渐被其他省份甩在了发展的身后。20多年前,家乡农民住土坯房,雨天泥泞不堪、行走不便;晴天车辆一过尘土飞扬,宛若黄龙,对家乡苦涩的记忆一直萦绕心头。
(家乡过去的土坯房、泥巴路)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让昔日光秃秃的山,变成绿油油的屏障。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采取“塬区果畜、川区菜畜、山地杂果”的办法,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培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如今走进故乡的小路上,渐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致富路”,樱花海棠景观树,美观气派的小康屋,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景色怡人的村庄环境。谈及村里的发展变化,乡亲无不竖指“点赞”,乡村振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绿色发展绘就秀美乡村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家乡农民采取传统的广种薄收的耕种习惯,以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山地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一亩地产百十斤,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村民的山地全退耕了,拿到了补贴,宜林则林,宜农则农,扩大林果面积,积极推行林花、林药、林菜间作等立体种植模式,如今“山变绿了,环境变好了,小气候也改善了,群众变富了,退耕还林的效应显现出来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凸现,不仅从根本上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也提高现有土地的生产力,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不到1%到如今的47.33%,从人烟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荒沟秃岭到郁郁葱葱绿色无边森林,在黄土高原上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答卷。“去年家里苹果收入了11万元,果园使我修起了新房,买上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村民赵宏伟说。
(家乡关山林场)
精准施策迎来崭新生活
镇政府工作的堂弟介绍,1990年,黑河川当上村党支部书记杨志科不相信自己的土地只能生长贫穷。想着川地灌溉方便,种瓜务菜应该没有问题,但由于是露地种植,加上出行不便,他们种的瓜菜往往赶不上好时间,只能贱卖,若碰到暴雨、冰雹,一年就白忙活了。2015年,精准扶贫全面启动,对全镇1000余户4100人,集中最强帮扶力量,集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集中培育富民产业,提出“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蔬菜”的思路,老书记杨志科一下承包4座蔬菜大棚,全部种上时令瓜菜,打响了鏖战贫困的攻坚战。镇政府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建成易地扶贫安置点4个,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92户805人,集中修建陇东民俗风格小康安居工程,进行水电入户,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点、便民超市、标准化公厕、乡村舞台,安装太阳能路灯,生活污水处理站,大力推进全域无垃圾整治,配备公益性清洁岗位,实现垃圾分类规范管理,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短短六年时间,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行政村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贫困群众走上了硬化路、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稳定电、住上了安全房,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家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
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按照“自给型农业、生态型林业、商品型畜牧业”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家乡果品、蔬菜、畜牧等农村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堂弟说,现在正大力实施农村“三个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党组织带头人、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众致富带头人。家乡苹果因果大、色艳、味美、汁多、肉细、绿色安全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果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欧盟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家乡红牛风味独特,肉质细嫩,肌红蛋白含量高,补血、携氧效果明显,口感足以和“日本和牛”媲美,按照“塬区人均一亩果,川区户均一座棚”产业发展思路,建果园、建蔬菜大棚,修暖棚牛舍,大力发展果品、蔬菜和牛产业,目前红牛肉出口香港、欧美并已端上了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管理中心餐桌。在黑河川地,一座座反射着粼粼日光的蔬菜大棚环绕着亮丽新村,和错落有致的小康屋相映成趣,成了家乡最美的一道风景,一个个特色优势产业正在故乡大地生根发芽。“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正在抓建,不少家庭已经拥有了小轿车,村民生活确实发生了大变化,群众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
(村民新建小康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次回乡,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如春风拂面而过。在建党百年、九州同庆,共筑和谐的美好时光里,对故乡记忆已不再是苦涩,一扫心头积郁。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即将入夏的槐花香,叫人闻之欲醉,路边林地野鸡和兔子,远处山林油松、刺槐和养蜂人,泾河川百万吨油田激战正酣,家乡在春雨的浸润下,变得更绿更绿……
家乡变了,在日出日落中无声无息地变了,绿色源于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泾川成百上千干部群众相继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是近两代人用心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总体发展战略,即使条件再难,也不能让一个贫困的小山村被历史遗忘,更不能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掉队。我想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绿化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山塬沟壑”,更是一个个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我走过的乡村小路,洒下了更多家乡亲人晶莹的汗水,留下了更为坚实的足迹,也种出了一棵棵生机盎然的苗木和自己心里的绿洲。
(作者:力小宁)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