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最小的娃送上战场”
长天落泪,身披缟素的春天徘徊在十字路口。樱花经不住尘世的风刀霜剑,开了又落,独留一树铁骨。桃李欲放怯风雨,悲风苦雨何时休?蒙难的武汉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八万多人的确诊者与死神较量,经过50多天的殊死搏斗,一城乃至于全国蔓延的瘟疫在全民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得到有效控制,不幸中之大幸!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的确!几千个家庭的切肤之痛唯有亲历者才能体会。由此,我们说,陪伴他们闯过鬼门关的医护人员,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英雄”称号。
第一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陆续撤回,摘掉口罩的女护士们,盈盈笑脸,好年轻呀!(我无意不谈男性,只因医护人员大多是女性)算起来90后的孩子居多,她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半壁河山,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她们的行为刷新了人们对这一代独生子的偏见与担忧。
要知道,他们这代人,正是我们这一代60后的父母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的号召下降生的。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是整个家庭的重心,受到三代人众星捧月般地呵护,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祖父母宠着他们: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摔。父母亲小心翼翼地抚养他们:严格管教,怕他们逆反出意外;放任自由,又怕将来一事所成,承担不起家庭及事业的重任。他们是我们这代人的未来和全部希望。
他们娇贵如宝,迫使我们努力打拼,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那时的我们白手起家,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却节衣缩食,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内衣要纯棉的,鞋子是江苏贝贝的,或千层底的小布鞋;奶粉要吃当时最好的三鹿奶粉或甘南奶粉,条件好的家庭,买进口奶粉。为了提味,奶粉里要加巧克力味的高乐高;怕他们缺钙,再加上龙牡壮骨冲剂;有些家庭专门养一只奶羊产奶,唯恐他们营养不良。每天得保证蒸蛋羹、苹果、香蕉、西红柿或蔬菜等有营养的饮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数人的童年是在半饥半饱中度过的。
在家,他们十指不沾阳春水,家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做可口的饭菜,挡住一切干扰,上学有人送,放学有人接,保证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玩的时候,怕他们碰着磕着,总要在家长的视野之内,唯恐有所闪失,因为我们就这一棵独苗苗。
就说我儿子吧,为了他的前途,我曾“孟母三迁”告别工作了十几年的靖远矿务局,夫妻分居两地,费尽周折调回母校,就为了一边工作,一边能就近照顾他。好在他很争气,考上了大学。上五年大学,每年交1500元的住宿费,但宿舍他只住过一年,其余时间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租住两层楼的教师别墅:四个卧室、两个卫生间、洗浴室、厨房,屋内洗衣机、冰箱、空调、橱具一应俱全。独门独户的小院子,藤蔓爬墙,绿树荫门,比我家的条件好很多。
放假时,来回火车卧铺或者飞机,小长假还要去所在城市的周边旅游,我们毫不吝啬地把钱打给他;笔记本电脑、苹果手机、iPad、高档耳机不断更新;他们出门可以不坐公交,打的;他们可以千里迢迢提着脏衣服回家;可以为考研在外租房,家长陪读。他们可以足不出户网上交友、订餐、买票等,随心所欲。家长节俭过日子,却从不会亏待他们,这是普遍现象。
毕业后,他们把出国留学当作人生目标。他们可以任性地选择杭州、南京、成都、西安、武汉等宜居城市作为他们未来生活的地方,甚至可以不考虑北上广的住房压力,勇闯一线城市。即使选择回家乡,父母也竭尽全力为他们买好婚房与车,且等他们享受幸福生活,结婚生子后的待遇自不必说了。
他们可以花280元买一杯猫屎咖啡,坐在环境优雅的咖啡厅看书消遣,小资情调;他们可以坐高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去听音乐会,追星圆梦,且不说1000多元的入场券;他们可以让家长快递爱吃的家乡酥饼、油糕、包子等;他们穿名牌鞋,背名牌包,用名牌化妆品;他们看电影、滑旱冰、游泳、上电玩城,很少为价格而犹豫,只要他们喜欢。
他们认为世界属于自己,唯我独尊,不知苦难为何物。一切拿来主义,不懂勤俭持家,不知感恩,只知享乐。因为是家里唯一的骨血,家长们从不让他们承担责任,他们也很少经历过人生的磨难。
1998年的大洪灾,他们还沉浸在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南方灾区的孩子估计有些印象;2003年的非典,他们才10多岁,全民皆兵、防止瘟疫的景象也已淡忘;
2008的汶川大地震,几万正值青春的孩子被埋葬在“豆腐渣”工程造就的教学楼废墟下。那场灾难,他们应该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时,他们20岁左右,在四川上大学的孩子经历过一场生死考验。也许,直至那时,他们才第一次认识到:生命充满未知和意外,并不是坚不可摧的。
武汉突发疫情,这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孩子,被推到风口浪尖,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无处不在而又难以预防的新冠肺炎病毒,没有特效药,感染后死亡率极高。被封闭的武汉就是前沿阵地,他们能够主动请缨,奉命逆行,为国分忧,识大体,顾大局,大义凛然,让人颇感意外。
尤其医护人员,她们大多是娇生惯养的女孩子,从没有承担过如此之重任。
“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90后护士李慧在医院征集志愿者的时候,给护理部发了这样一段话,要求到任务较重的呼吸二病区参与一线工作,并要求不要告知家人。
花样年华的女孩,饭食可以吃差点,但花上千元护理披肩长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去武汉支援,为方便穿脱厚重的防护服,减少污染源,方便消毒,短发是最好的选择。4名90后的护士丁丹翼、王田田、王亚娟、苗慧怡毅然决定剃光头,心中虽不舍,但生命第一,只能这样。父母曾告诉他们,“想保护好别人,必须先保护好自己”。
二月初,甘肃医疗队的几十个美眉们集体剃发壮行,让所有人唏嘘感叹。她们勇往直前、冲锋陷阵的行为让饶舌的局外人汗颜。
从除夕到三月中旬,这个内心有些怕的护士佘沙仍然坚守在一线。“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
“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这段话,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护士佘沙的微信。今年24岁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她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大年三十,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第一批医护人员时,佘沙就积极报名请战,但由于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她没有去成。1月25日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她再次主动报名请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对她的关爱。
武汉市中心医院护士,已经踏上返乡旅程的吴小艳,担心有孩子的同事上一线有负担,决定折返。“我没成家,也没照料孩子的负担,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在战场上,我才能安心过好年。”
湖北武汉的24岁的护士袁芷君,2月25日的时候,接手了一位特殊的小病人——两个多月大的宝宝冬冬。先是他爸爸、妈妈和外公被感染,后来一直照顾他的外婆也被确诊。
“冬冬的外婆被送到其他医院治疗的那天,正好赶上我在值班。于是,我就成了这个失陪宝宝的“临时妈妈”。照顾冬冬,实在是仓促上阵,措手不及。我还没有结婚,甚至都没有谈男朋友。对如何照顾这么小的孩子,没有丝毫经验的我,简直就是一只菜鸟 。” 可是,几天之后,她学会了给孩子喂奶、换尿布、输液、换洗衣服,还和孩子的父母、姥姥、姥爷建立一个微信群,随时向他们汇报孩子的情况,孩子的母亲放心地笑了。在护士们的细心呵护和照料中,孩子很快脱离危险,恢复了健康。
武汉封城之后,全国4万多医护人员驰援武汉,问题也随之产生。封城后交通停运,医护人员的出行、住宿,尤其吃饭问题怎么解决?
远在成都的一个小姑娘坐不住了。她是某盒饭餐饮公司的老板,今年只有24岁。她心疼这些与自己差不多大的医护人员,一想到她们的艰辛和吃泡面, 她夜不能寐,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万句夸赞也抵不上一口热饭。她心急如焚,表达了要率领团队免费给医护人员做饭送饭的想法,武汉方面大喜过望,双方一拍即合。
真是神兵天降!浩浩荡荡的车队,运送100多吨食材,逆行14个多小时抵达武汉,开始了免费公益送热饭活动。她们承担起“武汉汉阳医院、武汉第三人民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做饭、送饭任务。每天一头猪,她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强营养,万不能让他们倒下。没有防护服,她穿着雨衣忙碌,人们称她“雨衣妹妹”。
从2月3日到今天,一个多月来,雨衣妹妹的爱心盒饭还在继续,这感动了无数的志愿者。她开车送饭的路上,人们闪灯、按喇叭、竖大拇指向她致敬。她在微博上恳求大家:“安全第一。不止只有雨衣妹妹,在一线战斗的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发掘和关爱!”
看到医院物资紧缺,她也努力筹措。吴京和黄晓明被雨衣妹妹感动,通过她转手向医院捐赠物资。她曾在一天时间凑了5000多件防护服,5吨酒精,这可是雪中送炭。
有人向她爸爸说:你女儿现在成为英雄了。她爸爸忧心忡忡地说:“我不要什么英雄,我只要我女儿!”相信这也是很多逆行者家人共同的心声。
3月27日,杨晓蕾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病房工作的这36天,“足以写一本小说,有时候生活比小说精彩,这里留下太多感人的故事。”作为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的90后护士,她坚信爱会战胜一切。
“离别的时刻就这样到来了,清早起床,整理好所有的用物,打扫了房间,点点滴滴的回忆涌上心头,36天,这里所经历的一切都在生命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在我的人生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离别时分,站在这片热土上,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重读这段时期的“战地日记”仍会泪水涟涟:“不知不觉中来武汉工作已一个多月了,近两日出院人数增加,武汉病例更是实现了零增长,这真是值得让所有人都欣慰、兴奋的事情。”
最近武汉气温逐步上升,拖着厚重的防护服,她已经有些吃不消。记得当初穿防护服时,“畏手畏脚,总感觉护目镜四周漏气,胶布粘了又粘还是不放心;当一切穿戴整齐时,汗如雨下,纸尿裤黏黏地粘在身上。持续地张口呼吸,使水分流失更快。给患者进行治疗时,戴了三层手套的手指灵活性和敏感度大大降低,碰上血管条件特别差的患者,必须要屏气凝神,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只要进入病房,这些症状就会被迫屏蔽。患者需要我们,我们必须以最佳的状态去面对他们,和他们一起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团队一起投入救治工作中,每次进入隔离病房前,大家都会一起喊一句“加油”,相互鼓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经战胜自己。
“坚信爱会战胜一切。”杨晓蕾说,此前读到这句话时,“没什么概念,但现在却有了最具体的理解。尤其是即将离开这个城市之际。”
“遵守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像南丁格尔那样,以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以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 这是他们出发前的誓言。
兰大一院90后护士孙燕妮从武汉回来时,赶上了动人的一幕:她的男友顾不得人多,车声轰鸣,抱着鲜花大声向她表白:“不等你长发及腰,我就娶你。”
泪目。想起一首诗,一位护士长写的。
那是疫情之初,情势紧急,浙江一位22岁的护士余赛婷主动请缨,要去武汉抗疫。护士长吕敏芳心中不忍,但还是同意了。医疗队出发后,她写下一首诗《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报名的那刻,你的坚定,我的忧虑
确认名单的那刻,你的果断,我的迟疑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娇小的身躯,庞大的行李箱
负重前行的身影,如此壮美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稚嫩的肩膀需要学会担当
风雨的世界需要去搏击翱翔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送别你的那刻,你 扑上来拥抱
我佯装冷静,内心汹涌
两次“阿长,我走了”
我泪如雨下,恣意流淌
我知道,穿上战袍,你就是战士
没有年龄,只有战斗
……
孩子,等你归来!
英雄归来,万众瞩目。
玫红:女,原名魏梅霞,高中英语教师。兰州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会员。近年来创作的大量诗歌与散文发表于《成都商报》《兰州日报》《甘肃日报》《汉诗世界》《长江诗歌》等省内外报刊杂志。部分作品被新华网,光明网、今日头条等网媒转发。散文《奔跑吧,兰州》获“全球华人话兰州”征文三等奖。长诗《一个人的江湖》获陇原茅台酒征文优秀奖。组诗《花间巢》被中国诗歌学会收入《中国新诗2017卷》。现代诗《我软弱的部分》收入四川攀枝花市2019年诗选刊《花韵流芳》。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