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苦难--穆明祥
苦难,顾名思义,乃痛苦和灾难也。痛苦,是说人在身体和精神上感到非常难受,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映出来的一种疼痛苦楚的身心感受。造成痛苦的因素很多,诸如父母病丧、子女夭亡、感情危机、家庭变故、亲人离散、事业无成、生意萧条、人生失意、工作压力、生活窘况、病患折磨等;灾难,包含有地震滑坡、洪涝干旱、火灾车祸、毁机沉船以及风雨雪霜等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造成的诸多不可预见或无法自控的突发事件给人们造成的天灾人祸。灾难同时也是造成人们痛苦的罪魁祸首、最大恶魔。在人的一生中,真可谓痛苦无处不有,灾难难免随时发生……我们每个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遭受到苦难的侵袭、折磨、伤害等。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不会被任何苦难“光顾”,只不过是在其表现形式、时间长短、轻重程度等上有所差异而已。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苦难总是难免的,但战胜苦难的信心、毅力、决心是不可或缺的。苦难,只会磨砺人的意志,却难以摧毁人的精神。当苦难遇到坚强的人们的坚强意志、奋斗精神、斗争耐力、不懈努力以及敢于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决心时,再张狂、再野性、再任性的苦难,也一定会望而却步、有所收敛的,随之也会想着从坚强的人们的生活中尽快逃离的……
面对苦难,切不可悲观失望、畏缩不前和一蹶不振,应乐观看待、积极应对和尽力克服。相信只有不会长期侵扰、伤害人的苦难,绝不会有永远战胜不了苦难的人。对于每个人而言,遇到苦难虽说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也并不见得完美。只有经历过苦难,像“涅槃的凤凰”从浴火中重生的人,才算得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伟大的人,其人生才会有巨大的意义。在我们泱泱华夏的古代历史上,经历过困境和苦难,从而奋发崛起而有所作为和取得优异成绩、铸就人生伟业的古圣先贤的典型事例俯拾皆是……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在其《报任安书》中所云: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困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之所为作也。”至于古今中外从窘境和苦难中走出来而奋发图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医学家等更是枚不胜举。
面对苦难,是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呢,还是屈服于苦难的淫威之下而甘受其害呢?这是一个人对待痛苦与灾难的人生态度问题,同时也考验着人们战胜苦难的能力、毅力、耐心和决心。所有的人,不管在自己的一生中会不会遇到苦难,但必须要有会遇到苦难的心理准备,绝不可存有在自己的一生决不会遇到任何苦难的侥幸心理。这样,当在你的人生中真正遇到苦难时,你就不会显得思绪紊乱、手足无措、难以应对,也决不会被苦难摧垮。不仅如此,还会让不幸的苦难,变作使你奋发图强的动力,更会让自己的意志磨砺得越发坚强,使自己的骨骼淬砺得更加坚硬;自己应对自然灾难、人生祸事的能力也就会更强,自己的人生道路也会越走越好。这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苦难也是人生之中一种最为珍贵的经历财富和动力来源。这种财富是书本中难以寻觅的,也是用金钱难以买到的。
唯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真正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才会不断地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珍惜幸福、享受幸福。因此,从目前来看,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家长,应该从孩子幼小时起尽早培养其的苦难意识,使其从小懂得居安思危、处优思俭、行坦防狭……人的一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能把逆水行舟视为常态且身体力行的人,在他面前的苦难,就变成了激流勇进中的巨大动力来源。 面对苦难,挑战苦难;从苦难中奋起,战胜苦难,才是人生的最大赢家!要知道: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苦难而敢于战胜苦难的人,才是勇的猛士、真的英雄!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