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腊月民俗祭灶——文 / 王启珍
品年味,迎小年,虔诚送灶上西天。灵霄殿上夸良民,带着吉祥回人间。特写《祭灶》一拙文,祈福祈财祈平安。
(一)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过年的前奏。在北方,俗称“小年”、“辞灶”,意为一年的结束。俗话说:“小年不小,习俗不少。”据说这一天,司命“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来的功过,因为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的神,他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而上天凭其所奏,降福祸于其家。因此,不管是富家还是穷户,为了家人的平顺安康,吉祥如意,都要在这一天举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灶仪式。
祭灶的礼仪,在我看来是所有灶神传说及祭祀风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人们祭祀的虔诚程度仅次于除夕的祭祖仪式。不仅贡品要丰盛,还要杀一只大红公鸡,作为灶王爷上天的乘骑。而那又甜又黏的灶糖无论如何是不能少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吃过后嘴甜甜地“只说好话”,黏住灶王爷的嘴,“别说坏话。”
那么这位官小权大,家家户户离不开的保护神,是如何当上灶君的呢?出于好奇,在献灶的前一晚上,待全家人吃完饭后,我们便问二叔:“明晚就要献灶哩,听石桥闲人摊摊的人说,灶王爷是由一位民间凡人变来的,凡人还能变成神?我们不相信,你给我们讲一讲,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二叔笑着说:“过年的古经(即故事)多得很,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以后慢慢给你们讲。至于灶王爷是原有的神还是人变的神,我也说不清。不过,我有一个关于灶神的传说,说给你们听一听。”我们高兴地拍着小手催二叔快讲,二叔说:
古时候,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村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张灶王为人热心,爱管“闲”事,不管到谁家垒灶,只要遇到人家有纠纷,他总要劝说几句,说来也怪,经他说和后的家庭,日子都过得和和美美。时间久了,左邻右舍有什么矛盾纠纷都去找他调解说和,人们对他的尊敬也与日俱增。七十岁的那年腊月二十三,张灶王无疾而终。
自张灶王死后,家里就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读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个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一天,他突然想出个好主意,就在腊月二十三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
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
打那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打闹撒泼了,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居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好假戏真做,把画好的大哥大嫂的像分送给亲朋邻居。
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张灶王的像。在岁月流逝中就逐渐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二)进入腊月,我家的年事活动就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家里的豆腐坊小磨昼夜不停地转,爷爷卖豆腐,父亲挂挂面。二叔忙里偷闲画窗花,三叔则利用晚上或雪天,在木板上雕刻灶爷神像、冥票和钱马印板。腊八节一过,每晚饭后,点上煤油灯盏,兑好颜料,我和三叔聚精会神地在模型板上,印制钱马或灶爷神像。因为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了天后,在天廷只呆一个星期,除夕晚上带着新的使命回到凡间。农家要进行接灶,这印制的新灶爷神像就如写春联、贴福字、买窗花、挂红灯一样,是年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家家户户接灶时的唯一象征。再穷的人家,也要花3分钱买张新灶爷像贴在厨房灶台前的墙壁上,以示接了灶神。
当时印制灶爷神像用的都是16开有光纸,我们白天先把纸裁割整齐,晚饭后开始印刷。先将黑颜料刷在印版上印出全像,再把印的清晰、画面整洁的挑出来,然后调配红、黄、蓝、绿等各色颜色,根据不同部位和衣着,分别涂染上色。由于像面较小,涂色层次多,每张神像的着色装扮大约要15分钟左右,干到后半夜,一个人最多只完成30余张,如稍有不慎,涂染错误,就会前功尽弃。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拿上奋战了大半夜的“产品”去赶集。双日在本街石佛集上,单日赶到中滩或渭南集上。三叔上街摆摊卖窗花,我则拿上灶爷像、钱马页,上街窜下街,在人群中吆喝:“请爷揭钱马!请爷揭钱马!”当时一张灶爷像只卖3分钱,一页钱马2分钱。一天下来,腿走硬了,嗓子喊疼了,肚子“闹革命”了,才卖几毛钱。虽然钱不多,但一想到是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开学还能挣个笔墨纸砚钱,尽管昼夜忙忙碌碌,挣的钱是角角分分,但神采奕奕,心情舒畅。眉开脸笑,乐此不疲。
记得那年腊月十五,天刚麻麻亮,我便草草喝了两碗酸菜拌汤就跟上邻居家的一位大伯,到30里外属秦安县管辖的山区小镇-----云山镇去卖灶爷像和钱马。
该镇地处云山梁,是秦安县四大梁之一。天兰公路沿梁而过。东连清水县土门、远门,南临今麦积区石佛镇张家湾和张家坪村。三县交临,是附近土特产的重要集散地。
从石佛镇到云山镇,中途要翻一座20里长的罗汉山,上到山梁后沿公路向东再徒步10里,就可到云山镇。尽管当时我只有9岁,但由于经常帮家里干活,身体虽单薄但很硬气。一路上紧跟大伯,十点左右赶到云山镇。街上已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站在街头高处,放眼望去,只见街道两侧,门店林立;市场充盈,货物相连;粮食摊点,斗满升尖;红葱成捆,洋芋满担;杈把扫帚,箩筐桶锨;抱鸡牵羊,牛驴乱喊;吆喝震耳,喧哗沸天。街头巷尾,公路两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派市场繁荣、年事热闹的景象。
我一看这架势(形势),立即傻眼了。怕人多挤不进去,挤进去了又出不来,犹豫不决。邻居大伯说,既然来了就别怕,我陪你挤进去。于是,我顾不上多想,立即绑紧馍袋,系紧鞋带,扎紧裤带。斜挎小布袋,手拿灶爷像,一头钻进人海中。
由于街道狭窄,人流涌动,挤进去的人即刻被卷进人流。刚开始,我紧跟大伯左右,随着人流移动。等挤到中街商业繁华地段时,因街道两旁摊点相连,人员密集,我又因人小力单,与大伯被涌动的人流挤散了,随之我被架空,双脚离地,悬空在人流中。正在危机关头,大伯在人流中发现了我,并看见了我的险境,高声吆喝“抓住别人的肩膀,千万别被挤倒!”我左突右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出人群,站在街头,满脸汗水,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心有余悸地大口喘着粗气。
这次云山之行,因离过年还有半月之余,加之我拿的东西又不是人们急需的,在人海中虽然折腾了近3个小时,冒着被人踩踏的危险,才卖了5毛钱。深冬昼短夜长,眼看天色不早,我便在小摊上花了1毛钱,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烩面。又拿出冻的硬邦邦的秫秫面牙牙馍,要了一碗面汤泡上,狼吞虎咽地吃完,即刻和邻居大伯沿着崎岖山路,匆匆返回。
(三)农家历来对祭灶十分重视。父亲认为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祈福。灶君是管一家饮食的司命之主,腊月祭灶纳福,以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关系到全家大人娃娃平平安安、财运亨通的一件大事,一点都不能马虎。
在我们老家,祭灶时都要敬献一只大红公鸡。因为灶王爷上天要骑马,公鸡代表马,红公鸡代表红马,白公鸡代表白马。因为红色避邪,所以献灶都用红公鸡,表明主家心诚意恳,祈求来年平平顺顺。
鉴此,每年奶奶在清明前后,把积攒好的一瓦罐白皮大鸡蛋,放在一只筐子里,垫上麦草,让一只停产了的老母鸡孵一窝鸡娃。把其中长得好看的几只栆红鸡公娃留下,平时精心饲喂,待喂到腊月二十后,几只大红公鸡,只只个头高大,浑身披着深红色鲜艳的外衣,犹如一件华丽的锦袍,头戴一朵盛开的鸡冠花,脖子上金灿灿、红艳艳的羽毛,像是耀眼的锦缎,又像是夕阳中的晚霞。一束又长又鲜艳的黑尾巴,黑中染绿带蓝,油光闪亮,翎羽高高翘起,格外耀眼。父亲从中选了一只个头高、体健壮、鸡冠大、毛鲜艳、腿粗长、鸡爪圆、声宏亮、既美丽、又威武的留下,美其名曰“高头凤凰”,准备祭灶时让灶君威风凛凛上天去,带着吉祥回人间。
祭灶时为什么不献砂面糖和水果糖而只献手工麦芽灶糖?我们不得其解,问一块的小伙伴,他们的头摇得如拨浪鼓,都说晓不得。没办法只好等到二叔从诊所回来吃晚饭时,实在憋不住了,就边吃边问二叔,为啥献灶要用麦芽做的糖而不用其它糖?二叔笑着说:“那还用问吗?麦芽做的灶糖,非常粘,黏性高,灶王爷吃了嘴被粘住了就不会说主家的坏话,其它糖只甜不黏,粘不住灶王爷的嘴,献灶谁敢用?现在抓紧吃饭,饭吃毕了,碗筷收拾干净了,我给你们讲一个为啥要用麦芽糖献灶的古今。”我们几个听了高兴地直点头,手脚麻利地干完了活,围在二叔周围,听二叔说:
“从前,有一对老夫妻仅有一个儿子,俩人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生活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上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老太婆就嘱咐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见了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爷指使,来矿上收100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见了儿子,老汉佯装有病,儿子伺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紧把儿子领回了家。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3年过去了。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原委。谁知此话被灶君听去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此事,玉帝大怒 ,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从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敬灶君时就选择黏度很高的手工麦芽糖,希望他吃了后把嘴黏住,到天宫后不要再说长道短,搬弄人间是非。
石佛柳家山麦芽献灶糖
下午,母亲在碎(小)锅里特意为献灶蒸了一锅比鸡蛋还小的油花卷子。待全家人晚饭吃毕,厨房打扫干净,便炒了一盘鸡蛋,放了一盘献果,一盘小花卷,特意准备了一碟闻名陇地的石佛柳家山手工作坊做的麦芽灶糖。一切收拾妥当后,母亲便离开了厨房。
我抱着“高头凤凰”和几个弟弟跟在父亲身后进了厨房,跪在锅台前。只见父亲在提前准备好的洗脸盆里先洗了手,然后,先点香蜡,再燃纸裱,最后向灶君神像奠了三盅酒,跪下祈祷了一番。言毕,我把大红公鸡递到二弟手中,从口袋里拿出下午二叔写的一张祭灶词,跪着大声念到:“今天本是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特备一匹枣红马,另包冥洋作盘缠。油花大卷新鲜果,柳山灶糖一大盘。焚香点蜡燃鞭炮,热茶浓酒奠灶前。快马加鞭到天庭,凌霄殿上多美言:全家勤劳不偷懒,为人处世心地善。祈盼神灵降吉祥,财运福气到宅院。五谷丰登六畜旺,老幼健康皆平安。”念毕,二弟把大公鸡递到父亲手中,我便将酒壶里准备好的烧酒往鸡头上一浇,惊得大红公鸡的头连连摇摆,父亲问我们:“灶爷领情了吗”?我们连忙说:“领情了”!父亲笑着说:“鸡公摇头羊打颤,看来灶爷真的领情了”(家乡习俗:鸡头淋酒不摇,说明灶君不领情,恐日后有麻烦,需重新祷告,用酒再浇一遍)。于是,他用脚先将鸡翅膀和鸡爪踏住,然后,用左手将鸡头弯曲捏住,瞬间,公鸡全身拼命扑腾挣扎,声音沙哑地急促狂叫,吓得我们立即起身跑出厨房。只见父亲右手持菜刀快速刺破鸡头,随即血流如注,浑身拼命扑打,无奈翅膀和爪子被死死踏住,折腾数分钟后,鸡血淌尽,浑身才慢慢软下来不蹬打了。这时,父亲便丢下公鸡,取了一点灶糖,粘在锅台墙上的灶王爷神像口里,然后剥下来,连同纸钱一起烧在一个小瓦盆里,洒上数点鸡血送出大门外,口里还念念有词:“骑马直上凌霄殿,要为主家多美言。带着如意与吉祥,除夕接灶摆盛宴。”
灶神送走后,父亲回房休息,我们弟兄几个不愿离去,守在厨房,两眼盯着一盘献灶糖,咽着唾沫,焦急等待。奶奶在上房大声喊我们:“先到炕上暖一阵,等一炷香烧完了才能吃灶糖。”迫于无奈,我们情非所愿地出了厨房,又守在厨房门口磨磨蹭蹭,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宁肯冻的清鼻淌着,就是不到上房去暖和暖和。玩一阵,跑到厨房看一眼,看香烧完了没有,左等右看,直到一炷香烧到还剩一寸左右时,等急了的我们立即大喊:“奶奶,蜡灭了,香没了,快给我们分灶糖。”奶奶下了炕,笑着对我们说:“就你们几个馋嘴猫能吵。”我们紧跟奶奶进了厨房,吵着要吃灶糖。奶奶警告我们:“不要急,手别乱抓。”随后便开始给我们分祭品:每人一颗灶糖、一口炒鸡蛋、一颗红枣、一个小花卷。因为我们家孩子多(大小8个),每逢初一、十五的献饭,为了不引起争吵,都是奶奶亲自分给我们。
这次奶奶和往年一样,边分祭品,边口中唠叨:“吃了献灶糖,心里亮堂堂;吃了献灶饼,一年不生病;吃了小花卷,一年不偷懒;吃了大红枣,老少容颜好;吃了炒鸡蛋,鸡鸭鹅满院;喝了献灶酒,吃喝全都有;喝了献灶茶,灶神保佑咱。”分到的祭品,边分边吃,唯独一颗献灶糖,谁都舍不得马上吃掉,而是跑在巷道口有娃娃的地方,用舌头尖尖一点一点舔着吃,口里还学着奶奶说的:“吃了献灶糖,心里亮堂堂……”,其实就是为了在小伙伴面前显摆。当然,那个甜香甜香的味,也实在太诱人了,让人不忍心一下子吃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娃娃盼过年,就是为吃一口常见不常吃的东西,尝尝鲜,解解馋。
如今进城多年,每年腊月二十三虽然还延续着祭灶的习俗,但既不贴灶爷像,又不杀公鸡,更没有任何仪式,唯一保留的一点痕迹,就是献上一盘乡间小作坊做的麦芽糖,也只是延俗而已。由于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患“三高”的人多了,爱吃糖的人少了,儿时献灶时的渴望心情和欢闹感觉也一去不复返了。
尽管祭灶的仪式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祭灶的风俗习惯还在延续,借助节日祈盼来年生活吉祥安定、幸福美满的愿望从没停止。祭祀活动在敬神的背后是以强化家族观念、民族观念为目的,传承振兴传统节日,留住传统年节习俗中的文化记忆,就是中华民族星火相传、团结进取、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2019.12.上旬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