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春节习俗,留住过年记忆——文\王启珍
(一)我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象征了团圆、喜庆、新生和希望,而“过年”、“守岁”是“春节”的两大主题。
过年过什么?就过一个浓浓的亲人味。就是“全”与“合”的家庭联欢,“团”与“圆”的亲情体现。千百年来,春节蕴含着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不论你是在天南海北打拼生活,还是在五湖四海求知奋斗;不论春运是一票难求,还是天寒地冻、“雪大如席”,让回家变得道阻且长,人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在除夕这个特定的时间里赶回故里。不只是为吃一顿饺子、凑一番热闹,而是为了祭拜先祖、承欢父母、舔犊儿女,尽作为子孙后辈、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义务和责任。
守岁守什么?守的是华夏儿女不忘本、不忘根的精神文化,守的是中华民族“敬天、祭祖、爱人”的心灵明灯。它既有对如水岁月逝去的惜别留恋,又有对新年来临寄予的美好希望。对儿女来说,还有为父母延年益寿的祈祷,因之,凡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以尽孝心。据记载,春节在中国传承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
春节是个吉庆祥和、温馨欢乐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家庭联欢的热闹日子。这种家庭大联欢,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枝叶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尤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圆、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经各民族不断创新、传承、发展、变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正如李汉秋先生在《传统节日首重人伦亲情》一文说的:“传承振兴传统节日,留住传统年节习俗中的文化记忆,就要抓住“人伦亲情”这个关键词。回家过年就是人伦亲情。除夕的年夜饭是团圆饭,是过年的仪式,是生命的盛典,不仅是在世人的团圆,也是对祖先的缅怀和记念。”
由岁月熏染,民间营养哺育成长起来的春节文化,既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生活智慧树,又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聚宝盆。因其丰富的内容与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其所担负的文化功能,任何节日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辽阔的地域和深厚的人文积淀,使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素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各族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更是独领风骚,各有千秋。但是,尽管地域不同,表现形式各异,各族各地的过年习俗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习俗都由一个或数个美丽神奇的传说来支撑。这些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习俗,不但事事有出处,个个有来由,而且,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发展融合,给人们留下了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结,一种经年酝酿的醇香的年味。正如汪永东先生在《街子口》一文中说的:“传说,是文明的继续,记忆的留言;是人们战胜自然、弘扬正气与真善美的血脉。”
由于春节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春节成为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积淀厚重、生命力强大的“中华第一节”,更成为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二)我的家乡三阳川,作为“三皇之首”伏羲氏的发祥之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同时,作为伏羲文化产生、发展、延续、传承的中心区,家乡的春节文化活动,也深受伏羲文化影响。每年正月初九为“天公寿诞”而举办的隆重“上九”活动,正月十五的卦台山祭祀大典,三月三的导流山庙会等,都是十里八乡,村民倾家而出,蜂拥而至的盛典。
因为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更有平日里很难享受的美味佳肴,所以,在40、50、60后人们的童年中,过年绝对是一年中最盛大的狂欢。作为40后的我,童年正处于物质生活及其匮乏的年代。新年过后,掰着指头算老年就成了小孩子们最焦心的等待,因为过年不仅意味着“放花炮、挂红灯、贴上对联喜迎春,”更意味着“吃猪肉、喝黄酒、穿上新衣满街走。”紧锣密鼓地年事活动,让人感到腊月如白驹过隙,当人们铆足劲争相采购、出售年货时,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而三天年过后,庄里庄外则又是另一派欢乐景象:大路小道人来往,穿红戴绿走亲忙。媳妇急着回娘家,青年忙在排练场。隔三岔五逛庙会,山川村寨闹新春。祭财神、拜天公,朝卦台、游演营。民俗活动此起彼伏,秦腔眉户目不暇接。在整个正月里,人们沉浸在喜庆热闹的“年”味中,享受一年中最宏大的欢乐盛宴。
当时家乡流传着一首《过年新民谣》:
传承经典话过年,欢快喜庆说不完。
置办年货红似火,留得美好在人间。
腊月八,先解馋,喝过米粥是小年。
二十三,灶上天,黏黏灶糖脆又甜。
二十四,大扫房,除尘祛病保安康。
二十五,杀年猪,五谷丰登肉满厨。
二十六,做豆腐,柔柔嫩嫩饱口福。
二十七,搅酵子,蒸馍花卷包包子。
二十八,把面发,福气财运到我家。
二十九,蒸馒头,勤劳人家添锦绣。
除夕夜,吃年饭,祭祖守岁大团圆。
年初一,迎喜神,五福临门气象新。
年初二,拜岳丈,肉菜粉条两箩筐。
年初三,送祖先,祈求神灵保平安。
年初四,走亲戚,油花大卷笼里提。
年初五,敬财神,财源广进五谷丰。
年初六,天和顺,商铺开门喜迎宾。
年初九,祭天公,老天赐福好年成。
年十五,朝卦台,羲皇佑我好运来。
元宵节,齐欢腾,龙狮狂舞闹新春。
十六日,年过完,牵上耕牛下田园。
凡此种种,在童年,过年就成为人们一年中最大的期盼,最激动人心的狂欢和最深刻的记忆。
岁月无情。转瞬间,我已步入古稀之年。在76年的人生旅途中,由于时代和环境不同,“年”在我脑海里的烙印深浅不一,浓淡各异。但最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儿时过的那种醇厚欢快的年。特别是一进腊月,脑海就不由自主呈现出童年关于过年的诸多新鲜好奇、欢天喜地的场面和红红火火、置办年货的悠悠往事———
腊八早上,顶着凛冽的寒风、和小伙伴在结冰的河里尽情溜冰,斧砍棍撬“捞银子”(冰凌);
家里豆腐坊前来做豆腐的邻居,你来我往、手磨昼夜不停的欢叫声;洁白似脂、汁稠味浓、一大锅刚烧开迎面扑鼻的醇香白汤(即豆浆);
泡上秫秫面牙牙馍,舀上刚上竹箩水灵灵、白花花、热腾腾的豆腐花,狼吞虎咽尝鲜的满足神态;
香脆甜美、咬一口就掉渣渣的柳家山手工制作的荏板糖和麦芽献灶糖;
结伴赶集、上街窜下街、不知疲倦地高喊“请爷揭钱马”的吆喝声;
农家小院,大人娃娃围着杀猪桌子和烫猪大木桶,挤着看杀年猪的吵闹欢笑声;
醇香可口、营养丰富、色似琥珀的自酿秫秫黄酒;
蓬松味甜的糜面酵子大蒸馍和走亲戚的油花大卷;
猪血加荞面,坚柔无比、风味独特的蒸血馍;
柔如筋绳、色味俱佳的初一手擀长寿面;
猪破啦(板油炼过后的油渣)为主馅、风味清香的地软扁食;
十五为寻蚰蜒特意蒸制的纯谷面灯盏馍。
最热闹的莫过于除夕。除夕夜,只要在村里走一圈,时辰刚过几小时,顿觉新旧两重天:家家院前干净整洁,户户门面装扮一新。对联耀眼福临门,门神钱马大红灯。窗花贴的红彤彤,福禄寿星下凡尘。这些新气象鲜活地告诉人们:年来了,福到了!
而我们家守岁大团圆的热闹场面,更是把全家人过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上房大方桌上用青花大瓷盘敬献的祭祖大猪头;象征着小日子红红火火的一盆木炭大火;全家十几口人,和和气气、热热闹闹围着两大瓦盆肉骨头,你撕我扽、你推我让的年夜大会餐;弟弟妹妹抢着嗍猪尾巴、筷子透骨髓的欢声笑语;喝着浓茶、品着美酒,你一句、我一句地忆先人的恩德、话来年打算的温馨场面;吃饱喝足了的弟弟妹妹,围着二爸身旁、津津有味听二爸讲过年的传说故事……
祥和、团圆、孝道、安康、关爱、知足、顺心、勤劳,构成了农家小院一幅幅最美的年画,一缕缕最浓的年味,一种种最深的情结。那派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成为人们心中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时代的高度膨胀,尤其是伴随着智能手机衍生的“低头一族”,更是将多彩生活简化到“人机交流”的单调模式。即使是在万众欢腾的春节,不少人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聊微信、刷微博、求点赞、发朋友圈,忙得不亦乐乎,对父母期待的眼神,温暖的关心,却视而不见,敷衍了事;对亲人的牵挂,朋友的问候,漠然处之。君不见,除夕之夜,多少“低头族”只对着手机傻笑,却不知道和父母聊聊天;朋友聚会时,又有多少手机迷“两眼只盯显示屏,充耳不闻身边事。”“手机打热了,年却过冷了。”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因此大打折扣,浓缩快乐的年味也变得寡淡冷清。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极大提升。然而,人们在追赶物质生活的奢华时,却忽略了对精神文化的坚守。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强烈冲击着“敬天爱人”“修身齐家平天下”、“仁仪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在巨大的金钱这个无底洞的诱惑下,我们无奈地发现,风俗正在简化,人情日渐淡薄。尤其是春节,那些曾流传千年的风俗礼仪被简化,那些优美动人的传说在消亡。而在礼仪习俗淡化的同时,是春节文化的衰落,是传统文化的流失,是人们心灵家园的荒芜。人们穿着新衣,却感受不到年的新气象;人们吃着美食,却尝不出年的醇香味;人们走亲访友,却感觉不到年的温情暖意。过年不再是一种渴盼和喜悦,却沦为负担和劳累。
每每想起自己儿时过年的喜悦和热闹,再看看现在过年的冷清与平淡,很是心有不甘。于是,在给儿孙们讲述以前过年的场景及习俗时,萌生了写写过年的念头。希望这些过年的往事,能让人们重新了解我们的春节文化,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也能让我们的“年”再次热起来,欢起来,香起来。
从腊月开始,我将小时候过年的亲身经历,按照年习俗先后,穿插一些传说故事,以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方式,在网络平台上告诉您《过年那些事》,敬请有兴趣的朋友予以关注。
让我们不遗余力地传承年节习俗,发扬春节文化,把“中华第一节”过成尊亲敬老、阖家团圆、快乐安康、吉祥如意的幸福佳节!
2019.12,6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