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文学诗词 > 文坛快讯

礼赞沙金乡(歌词)——作者:申贵怀

时间:2025-03-15 13:07:48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2842次

礼赞沙金乡(歌词)

申贵怀

nEO_IMG_1.jpg

礼县沙金乡政府所在地——蒿坪里

主歌一

兰仓西南沙金乡,河谷川坝映霞光。

十三村寨连山外,峰高入云接天壤。

分水岭下牛尾关,古道新途通四方。

药香漫过申家庄,精耕细作谱华章。

岷峨山下四河淌,公路两线贯八方。

铁城遗址山坳藏,牧场天然牛羊壮。

青㭎古树守村口,花桥驮月话沧桑。

民事直说聚民意,农家炕头解愁肠。

nEO_IMG_2.jpg

沙金风光

主歌二

千年药香遍五梁,三朵金花绽光芒。

大黄铺就黄金路,党参抽芽向康庄。

当归沃土连片绿,电商带活进山乡。

古法炮制承薪火,百草济世永流芳。

扶贫车间机器响,药材远销京津杭。

劳务品牌闯天下,经纪人架致富梁。

党政联手抓产业,合作社里分红忙。

走村入户勤调研,春风化雨润希望。

nEO_IMG_3.jpg

沙金风光

副歌一

沙金乡啊沙金乡,青山作砚绘华章。

黛瓦白墙映碧空,移风易俗新风尚。

牛羊踏云蜂追梦,药田美景翻碧浪。

种养产业变银行,幸福账单日日涨。

nEO_IMG_4.jpg

沙金风光

副歌二

公益挥帚清街巷,河道重现碧波漾。

文化广场歌舞起,农家书屋墨飘香。

立体农业辟新径,地药天蜂林间藏。

和美乡村擂战鼓,再借东风启新航。

垃圾分类树新榜,厕所革命变旧样。

河道清澈万鱼跃,路灯蜿蜒似龙翔。

徐门草原百花艳,三联坝上柳成行。

炊烟袅袅画中游,生态宜居胜仙乡。

nEO_IMG_5.jpg

沙金风光

(尾声)

嘿哟——

徐门桥头望,联丰谷满仓。

教场坝上舞,红专歌未央 。

茶马古道传说广,红色足迹印山冈。

革新村里笑声扬,小关河岸菜花香。

一嗓山歌穿云嶂,山河回响是故乡。

庄科山头牧笛响,联丰古堡沐朝阳。

从前深沟藏璞玉,今朝明珠耀陇疆。

张家携手庄科岗,红砖小楼立轩窗。

申家徐门同筑梦,见各梁上产业昌。

行政服务惠民生,政务公开透曦光。

干群齐心绘宏章,乡村振兴再远航。

歌词释义:

1. 地理意象:以秦岭“岷峨山脉”中“四河”(陈家河、杨家河、申家河、张家河)“五梁”突显区域位置,“铁城子遗址”“松柏川牧场”呼应林牧资源;公路两线:省道S329和县道X514公路穿越沙金乡境内。

2.治理特色:“民事直说”“公益性岗位人员挥帚”融入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及基层环卫治理创新模式。

3.药乡新貌:以“三朵金花”代指大黄、党参、当归为主的特色中药材种植和“电商带活”地方经济而体现产业链全面升级。

nEO_IMG_6.jpg

沙金乡中药材:大黄

nEO_IMG_7.jpg

沙金乡中药材:党参

4.生态经济:“立体农业”涵盖地下药材、林间蜜蜂、空中蜂业,“垃圾分类”“碧波漾”展现治理环境卫生的成效。

5.文化传承:保留“牛尾茶马古道”、申家村、“青㭎树”“花桥子”、庄科村、“铁城子遗址”等历史符号,新增“农家书屋”“广场舞”等现代文明元素。

nEO_IMG_8.jpg

沙金乡申家村全景图

6.地名串连:以徐门、申家、小关、牛尾、见各梁、联丰、三联、教场坝、红专、革新、桥头、张家、庄科十三村相邻的村落名写入歌词,增强了地域间的认同感。

nEO_IMG_9.jpg

沙金乡三联村新貌

nEO_IMG_10.jpg

沙金乡见各梁村一角

7.音乐性设想:副歌采用“呼儿嘿哟”式高腔,桥段融入三弦弹唱与劳动号子,保留陇南民歌的原始张力。实际谱曲也可加入甘南藏族民歌转音技巧,或者借鉴《甘肃老家》的苍茫旋律基调,使词曲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

附:《礼赞沙金乡》这篇歌词创作的意象结构:

乡村振兴的诗意表达

一、地理空间与生态图景的立体建构

1.山水脉络的意象叠加

以“岷峨山脉四河”为地理坐标(陈家河、杨家河、申家河、沙金河),通过“见各梁”“松柏川草原牧场”等自然景观,构建起“河谷-梯田-林场-牧场”的立体生态体系。其中“青㭎古树守村口”与“花桥驮月”形成历史地标,“徐门草原百花艳”与“小关河岸菜花香”构成生态意象群。

nEO_IMG_11.jpg

沙金乡松柏川草原

2.人居环境的生态改造

通过“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河道治理”三大工程,实现“碧波漾”“万鱼跃”的生态复苏。路灯的“龙翔”意象与“黛瓦白墙”的秦汉风格建筑模式,形成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交织的视觉感受。

二、产业振兴的双轨叙事

1.药材经济的传承创新

“三朵金花”大黄、党参、当归构建全乡产业链:古法炮制(非遗传承)→合作社建档(组织创新)→电商外销(渠道突破)→京津杭市场(品牌延伸)。扶贫车间与劳务品牌的“机器响”与“远销京津杭”,展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体系的转型。

2.立体农业的生态经济

“地药天蜂林间藏”的三维生产模式:地下药材种植(大黄)、林间蜜蜂养殖(空中蜂业)、地表畜牧(牛羊踏云),配合“公益性岗位”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种植养殖变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型。

nEO_IMG_12.jpg

沙金乡天然牧场

nEO_IMG_13.jpg

沙金乡养鸡场

三、治理体系的文化表达

1.基层治理的柔性智慧

“民事直说”机制与“农家炕头解愁肠”场景,将政策沟通融入日常生活。“政务公开透曦光”与“行政服务惠民生”形成制度保障,通过“教场坝上舞”“农家书屋香”等文化载体实现治理浸润。

2.红色基因的当代转化

“牛尾关茶马古道的传说”与“红色足迹印山岗”的历史记忆,在“革新村里笑声扬”中转化为发展动能。“联丰古堡沐朝阳”的意象,隐喻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重构。

四、文明形态的融合嬗变

1.物质与精神的共时演进

从“千年药香”到“电商带活”的技术跨越,从“牛尾古道新途”到“路灯蜿蜒”的基建升级,物质进步与“移风易俗新风尚”同步推进。炊烟袅袅的传统意象与垃圾分类的现代意识形成时空对话。

2.集体记忆的诗性重构

通过“张家携手庄科”“申家徐门同筑梦”的地域纽带、“庄科山头牧笛”的田园牧歌,将13个行政村的分散记忆整合为“山河回响是故乡”的共同体意识。尾声部分“一嗓山歌穿云霄”的抒情高潮,完成从地理空间到文化认同的升华过程。

这首现代乡土赞歌以全景式笔触,全方位描绘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沙金乡的乡村振兴图景,通过多角度的意象并置与时空交织,展现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治理智慧的深度融合。这篇作品主要以现代歌词形式重构传统赋体,全篇以“主歌叙事-副歌抒情-尾声升华”为基本框架,形成“起承转合”的史诗结构。并通过多重意象叠合与时空交融,充分展现礼县沙金乡的文化根脉与时代新声。其主歌一作为全篇开章,通过独特的意象构建与语言张力,展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明的裂变与重生。它不仅是乡村田园图景,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完成了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化叙事结构形式。诗中每个意象都是诠释当代文明冲突的棱镜,在词与物的激烈碰撞中,折射出传统文化基因在融入技术革命中的适应性突变。同时该解析立足了文本的意象系统与注释框架,深刻揭示乡村振兴战略在陇南西部山区的具体实践途径。全诗通过地理空间、产业形态、治理体系、文化认同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诗意性创作,构建起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型的叙事模式,其“药田美景翻碧浪”的绿色经济观与“干群齐心绘宏图”的乡村治理远景规划构成一幅和美乡村的宏伟蓝图。

——2025年3月1日随笔于兰仓城南祥福园小区寒舍

nEO_IMG_14.jpg

作者简介

申贵怀,网名:高原红。甘肃省礼县人,中共党员。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子曰诗社》社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酷爱诗词歌赋,其诗文作品散见于多家网络文学微信平台和纸质刊物发表,并获得多次奖项。自著诗文集《悠悠岁月情》一部。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