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文学诗词 > 文坛快讯

家乡的开斋节——文/马晓春

时间:2025-04-01 02:05:15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10377次

家乡的开斋节——/马晓春

我的家乡在三川汇聚、山环水绕,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花园的园林县城,这里有以水为脉、以绿为韵的胭脂湖、草长沟、白桦林、竹子沟、莲花山、海甸峡等自然景点,有着南方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家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丰富多彩,但最念念不忘的是散发着浓郁气息与民族风情的开斋节。

一弯眉月柳稍升,斋月功德圆满成。每日节食虽有苦,体格品质赤心诚。斋月是老家马集村一年最为神圣和庄严的月份,穆斯林成年人从黎明破晓至日落黄昏期间,严格禁食、禁饮、禁欲,净化心灵、磨砺意志。当斋月的最后一缕夕阳余晖渐渐消逝,开斋节的曙光便悄然降临,整个村子瞬间被欢乐、祥和与感恩的浓郁氛围所笼罩。奶奶忙着将家里清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母亲老早磨好了面,发酵上等的面粉,备好鸡蛋、蜂蜜、红糖等,请来邻舍的婶婶、阿姨,炸制金黄酥脆、香气四溢的馓子油香等传统美食。据传,馓子始于南北朝时,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写诗赞美馓子:“纤手搓成玉色匀,碧油炸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诗人把金黄色的馓子比作佳人臂上的金镯,说是由于晚来嗜睡不小心压扁了,真是浪漫动人。大家按比例配料和面,加入黑面、红糖等,用蛋清、蜂蜜和出浅黄色的面,再用黑面、红糖、芝麻等和出褐色面,然后将浅黄与褐色面迭合一起,捏出蝴蝶、荷花、菊花等图案的馃馃;“擀、搓、拧”,做成了股条细匀的馓子、酥馓、麻花,如同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坐锅”(负责煎炸)的奶奶站在灶台前,用长筷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成型的“艺术品”逐个放入沸腾的油锅里,不断翻转,煎熟炸透。一串串、一盘盘、一块块金黄酥脆的馓子、酥馓、馃馃、麻花、油香等如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出锅,并整齐地摆放到炕桌上放凉,这些垂涎欲滴的美食,诱发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开斋节当天,我们早早地起床沐浴净身,以纯净之躯迎接这一欢庆的日子。大家穿上最漂亮、最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后,前往清真寺参加晨礼,并上坟悼念亲人。返回途中,从邻家买来膘肥肉嫩的羯羊,宰后剥皮取出内脏,将全羊投入加满清水的锅内,浸泡约30分钟,用旺火烧沸,撇去血沫,再放入花椒、生姜、小茴香和胡椒扎成的佐料包,用温火炖熟、捞出、凉冷。由女性们烹制鲜嫩可口的手抓羊肉、色味俱全的烩菜等,男性们则满怀喜悦地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此时的清真寺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久未谋面的乡邻如潮水般汇聚于此,共同庆祝这一神圣而欢乐的时刻。会礼结束,人们相互握手问候,祝福语如同欢快的音符,在空气中久久回荡,传递着彼此间的喜悦与关爱。

回到家时,炕桌上早已摆满了色泽金黄、香气四溢的馓子、酥馓、馃馃、麻花、油香,还有细嫩滑爽、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按不同部位装盘的系列手抓羊肉,以及红辣椒、绿菠菜、白萝卜、粉条等红绿白搭配,色香味完美融合的烩菜。这些色彩斑斓如画,香气四溢如歌,味道鲜美如诗的美食,如同甘霖滋润心田,味蕾在舌尖舞动,此时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那美妙的滋味烟消云散,满足感爆棚。

品过美食,走亲访友的欢乐时光便开启了。我们挨家挨户送“香气”(馓子、馃馃、油香),又带着“三色礼”(茶叶、冰糖、桂圆)到长辈亲戚和朋友家开斋。同时,给亲邻中的孤儿寡母、孤寡老人,送去“则卡提”(施舍钱物),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社会的关爱。此时,其他民族的朋友也来给我们开斋了,我们端上垂涎欲滴的馓子、馃馃、手抓羊肉、椒麻鸡等佳肴招待,与他们分享这味觉的极致挑逗和和美的民族佳节。

最喜欢家乡这美食与美德、欢乐与和美交织的开斋佳节,让我们坚守着善良与宽容,增进着彼此间情谊,收获着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鼓舞,带着满满的祝福和希望,迈向新的生活征程。

 

作者简介

马晓春,男,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方志出版社志鉴编纂专家,中国农村网通讯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西藏拉萨市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理事,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第二批地方专家,甘肃省非遗传承保护协会会员,甘肃省东乡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省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会会员,临夏州文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临夏州时政评论员,临夏州作家协会理事,《暮雪诗刊》执行主编,《诗文化》签约作家,临洮老子文化研究会理事,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原主任,康乐县文联三级调研员,康乐县作家协会主席。

先后在中国作家库、中诗网、中国农村网、中国纪录网、学习强国、《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民主协商报》《民族日报》、丝路文博览网、中国甘肃在线网、《甘肃诗歌》《拉萨河》《白银文学》《百姓文学年度选刊》《天山诗刊》《百灵鸟》《中国花儿》《甘肃文史》《甘肃史志》等,发表散文、诗歌、新闻9300多篇(件),其中有40多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作品奖,吉林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优秀奖,第二至第四届“六世情歌杯”仓央嘉措国际诗歌仓央体优秀诗人奖和实力诗人奖,2019年度甘肃新闻奖评选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三等奖等。主编《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8部,编辑《稼轩祖籍  人文康乐--2023辛弃疾学术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等,编审志书年鉴和行业志鉴15部。 著有《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划过指尖的流年》,主编《康乐》刊物8期。作品入选《炊烟飘过的记忆》《再论中国花儿》《甘肃历史学术研究论丛》《流年絮语.当代唯美作品选》《暮雪优秀作品集(2024卷)》《花儿艺术人生》《临夏花儿集》《河州记忆》《印象临夏》等。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