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微型小说)作者:郭健
一
孩子妈妈绝代佳人,但却英年早逝。
孩子继承了妈妈的优点。
妈妈肺癌脑转移,医生说只能活四个月。他们父子精心呵护,妈妈活了四年。
妈妈晚期,家徒四壁。孩子在学校、小饭桌和医院之间穿梭。
孩子的作业在医院完成。都市晚报副总编辑的文章描述:“孩子在阳台上写作业,爸爸在妈妈身边忙前忙后。如果不是在医院,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生活画卷啊!”可是……
爸爸不在时,孩子要去水房打开水。邻床那个对爸爸有点意思的阿姨说:“小心开水烫了。”
孩子说:“我先把水龙头拧开,看好落水的位置,再把暖瓶放好。听到暖瓶的声音变了,我就知道关龙头了。”
那个阿姨因此在孩子的脸上亲了又亲。
有一天小饭桌吃肉包子,孩子问做饭的阿姨:“我可不可以不吃?”
阿姨纳闷:这孩子吃饭从不含糊。问:“为什么?”
“我想把我这份送给妈妈。”
阿姨落泪,额外给孩子两个。
孩子出门去。窗外大雪纷飞。那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这天是孩子的七岁生日。爸爸说:“苦难是一所大学。”
妈妈去世后,父子俩在贫寒中度过,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每顿吃饭,爸爸只给孩子八元钱。
这已经成了习惯。初中时同学们开玩笑说:“你爸爸是个葛朗台。”孩子苦涩地笑笑。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
孩子长大了,去年参加高考,成绩优异。先是被国内一本大学录取,后被选送免费出国留学。
这天,孩子说:“爸爸:同学明天要走,今天中午送行。给我十元吧。”
爸爸给孩子的手机上转了十元。又想:送同学,十元钱显然不够。
因为是第一次主动给钱,爸爸不好意思。左思右想,又转了十元。
他希望孩子理解为爸爸老了,糊涂了。记性不好了,十元钱发重复了。还可以理解为要孩子代买蔬菜或者什么的。他不希望孩子理解为爸爸良心发现了,不再是同学们嘴里的葛朗台了,幡然醒悟了或者是与其它的父母接轨了。
孩子收到后回了五个字:“爸爸,怎么啦?”
爸爸大哭。
三
孩子出国不久,全球疫情先后爆发。一时间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传统的中国人爱心满满,父慈母爱,岂能让游子亡命天涯。所有家长和留学生异口同声:立即回到父母身边。就这一个命题,全世界的留学生和中国家长在微信群里一直吵到了今天,而且愈吵愈烈, 鱼沉雁落 。
孩子一声没吭。爸爸想:他应该不是不敢!
半年之后,大使馆终于争取到禁飞后极少的回国航班并准予签证。于是,留学生家长们的人民币雪片儿一样飞到留学生们的账户上。
爸爸给孩子发微信说:“关于同学们蜂拥回国一事,咱还是以下十六字方针:遇乱不乱,避免感染。求学为主,按兵不动。对吧?”
孩子回信说:“对的。”
这也是孩子出国后父子之间首次突破性的对话。以前他们的谈话内容仅限于:“爸爸给我转一下下个月生活费。”
最多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爸爸上网被要求重新登录时,爸爸按照网站提示,给孩子发去一个二维码,让孩子帮他重新登录一下而已。
因为爸爸是一位只知道田野、耕牛和一点中国汉字的炎黄子孙,是连给轩辕提鞋都不称职的龙的传人。爸爸居然不会在网上申请注册,甚至看见网上突然跳出各种各样丰乳肥臀的女人就会大呼小叫,就会联想到青少年被诱惑并联想到青少年犯罪。
爸爸上网是请孩子帮着弄的。孩子使用自己的手机号码注册,不排除他以此为由,希图增加与爸爸交流的概率的可能性。
因为爸爸说过:“母女构成的单亲家庭,可能会制造出许多温柔。而父子组成的单亲家庭,则会生出许多威严。”
孩子学习了一年的基础俄语后,今年五月被莫斯科国立大学正式录取,攻读外交俄语专业。
当孩子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爸爸说:“本、硕就读外交俄语专业,博士段改读中国历史。十年后回国。”
孩子回信道:“好的!”
作者姓名:郭 健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