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书法绘画 > 热点评论

宋曹生平的考证及其书法理论解读

时间:2016-12-02 21:04:22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宋曹生平的考证及其书法理论解读
宋曹书法

      原题:关于宋曹生平的考证及其书法理论的理解

  现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儒学街四号的盐城市书画院,是明末清初书法家宋曹先生的故居。宋曹是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据传,他髫龄即喜弄墨,而立之年,即以诗书并善而称颂乡里,一生留有大量书法作品,目前已发现的有七十余件作品,散传于江浙沪一带,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亦有收藏。他晚年所著的《书法约言》,为书论名篇,后人收入《中国历代书法论文选》。宋曹不仅书法造诣深厚,且诗学精深,著有《杜诗解》、《会秋堂诗文集》传世。

  有关宋曹的生平,各种传记都很简略,一般记其字彬臣,一作邠臣,亦作份臣①,号射陵、射陵逸史,一号蔬枰,别号耕海潜夫、汤村长史等,盐城市北郊新兴场人。而关于其生卒年月的介绍,历来更以不祥置之,直到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名家书法大成》第三卷中才始将宋曹具体的生卒年份著入。

  关于宋曹生卒年月的考证,《皇清书史》说其:“明宏光②时荐授中书舍人,年甫二十有六”。又说“卒年九十余”。据光绪乙未年(1895年)重修的《盐城县志》记载:“鼎革时年甫二十有六”③和“范公祠有宋曹康熙乙亥(1695年)所书碑记,末云:‘时年七十有六’”④。可知宋曹应出生于1620年,即明万历四十八年。另据宋曹在其自题小像诗注文中提到:“十一月二十四日亥时予寤生,半夜无息”⑤,按照公元纪年,这一天就是一六二零年十二月二十四号。关于其卒年,《盐城县志》引证《射州文存》中宋曹长子宋恭贻撰写的《陶孺人墓志铭》,云:“辛巳先征君见背”(辛巳即公元1701年)⑥。以及宋曹传世书法作品中有“八十老逸史”、“八十有一”和其诗文中“祗今八十,吾道一默”⑦的句子,可以说明宋曹卒年应于公元1701年即清康熙四十年。而《皇清书史》的记载“卒年九十余”可能有误。

  南明弘光时,宋曹官至中书舍人。清顺治四年(1647)盐城书生司石盘、厉豫等先后起兵抗清,兵败,宋曹也受到株连,身陷囹圄。营释后,即隐居盐城南门外的汤村,筑“蔬坪园”侍奉老母,闭门养息,会友谈艺,造诣日深。清康熙元年(1662年),下诏举他为“山林隐逸”,他以母老固辞。后又几次拒绝出任清朝官吏,隐居不仕。59岁时,清政府为纂修明史,开博学鸿词科,征诏海内名儒,时侍郎严沆和江苏巡抚慕天颜共举应试,他俱固辞不赴。

宋曹生平的考证及其书法理论解读

宋曹书法

  清康熙22年,两江总督于成龙特地迎请他到南京,纂修《江南通志》,并总校其事,盛情难却,他带上长子恭贻一起赴任。志书编成,宋曹坚不留名,最终《江南通志》仅署了恭贻的名字。于成龙敬重他的人品,称他为"射陵先生"。于成龙邀其出山,终于使宋曹结束了隐居生涯。为了实现书法方面的抱负,他毅然离家出游,浪迹江淮,客维扬、润州、昆山、苏州、杭州等地,拜师会友,吊古觅胜。康熙六年,会顾炎武,互赠诗赋,结为友好。历数载,他饱览南北名碑,吮吸精髓,悟入微际,并加以融会贯通,取舍扬弃,为自己寻得一条正宗的书法道路。

  在宋曹传世可查的七十余件作品里,临帖作品占了大部分。《行书临王帖轴》⑧(辽宁省博物馆藏)、《草书临王羲之帖》⑨(日本服部虚舟氏藏)、《临孙过庭帖》⑩(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以及草书《临大令帖》⑾等等一大批临帖作品均以晋唐名家为宗,但与原作相距甚远,多是以己意自临的临帖创作作品,这与他的书学思想是相一致的。宋曹晚年尝著《书法约言》,主张初写字不必多费纸墨临摹,应取古拓善本,仔细玩赏,对之加以熟悉,进而须背帖而求之;要边学边思,反复进行,成竹在胸,然后举笔为之。

  现“宋曹故居”内的“草书千字文石刻”,为宋曹代表作。原作《草书千字文》成书于清顺治十八年,是其书法艺术纯熟的标志。该书法气势融贯、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确有大河奔涌,一泻千里之势。另外其自书诗作品《登飞来峰之作》⑿(现藏上海博物馆),书法劲健流畅,用笔以中锋为主,偏锋兼用,结体秀妍,转折迅疾,豪放跌宕。与当时风靡书坛的董其昌、黄道周、王铎大相径庭,面目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当时所少见。

  宋曹在其书论《书法约言》中论及草书时说张旭喜肥,怀素喜瘦;瘦劲易,肥劲难。认为写草书时用侧锋,则能产生神奇。作行草书须以劲利取势,以灵转取致。说草书无定,须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悟生后能自我作古,也能产生自己的方法和面貌。宋曹在这里所体现出来的书学观点和其作品中所展现出的面貌是完全一致的。

  宋曹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生恪守忠孝二字,身体力行,不饰虚伪。南明弘光朝灭亡前,他曾和王之祯在南京城外鸡鸣山上“仰天大呼,涕泗雨下”,诉己是“新进小臣”,恨无回天之力。隐逸后,清廷数次征召,皆固辞不就。宋曹一生以明代遗臣自居,书法作品多钤“中书之印”等,诗文作品亦有时注“弘光时为中书舍人作”。宋曹关注百姓疾苦,常以杜(甫)诗自居,其诗作《前异灾行》、《苦雨叹》、《道旁白骨叹》、《故家子乞为奴叹》、《道旁小儿叹》⒀等等,全都继承和体现了古典现实主义诗歌的传统,语言平实,善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这种风格同时也渗透到了他的书学思想和书法创作当中,他说“书法之要,妙在能合,神在能离”⒁,而使其书法观来毫无做作之意,全是书家内心世界的真诚坦露。邱振中先生谓其:“具有一种清初书坛少见的质朴,并由此而接近了人们所向往的古风。”⒂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

  总的来说,宋曹的书法宗“二王”,近米南宫。他既不满意明末清初书法发展的衰微,也不取媚于当时崇董的时代风气。由此他几乎是站在了帖学独步千年的终极与清初书坛为之一变的最前沿。他认为书法的笔意“贵淡雅,不贵艳丽;贵流畅,不贵紧结;贵含蓄,不贵显露;贵自然,不贵做作”⒃。只可惜无论是在中国书法史上,还是明清书坛都没能够给予他一个应有的高度。(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毓淳责编:董世忠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