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书法绘画 > 热点评论

经典精临——作者:郎照玉

时间:2020-03-22 11:08:34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郎照玉 1983年出生于甘肃省岷县,好雨轩成员,《甘肃书法》编辑,兰州市书协副主席,兰州市城关区美协主席、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甘肃书协省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书协培训中心授课教师,中国书协“翰墨薪传”西北五省书法教师培训授课教师,中国书协西部新秀理论班成员,中国书协西部书界高级研修班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西部地区青年书法创作人才班”学员,兰州大学书法学院特聘助教,甘肃省青年书协副秘书长、隶书委员会秘书长,甘肃省青联委员。先后被甘肃书协授予“优秀书法家”“优秀志愿者”“先进工作者”称号,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质兼美优秀基层书法家称号,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首批“金城文化名家”“青年专家”并设立“金城文化名家工作室”“青年专家工作室”。

谈谈现阶段我对王铎的理解

郎照玉

自去年以来,我的行草书风格大变,不是我刻意而为,还是我说的那句话“任凭直觉指引”!但我知道,不管怎么变都不会俗,因为我知道,我是在和高手过招,那怕你是屡战屡败,但要比和低手过招做常胜将军强,这也是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阅历、意识认识息息相关的。

一晃我为《书法导报》“经典精临”版从2012年开始已经连续临摹8期了,今年临啥?虽然近期临摹了近百种碑帖,为去年年未出版的册子弥补材料,但老是找不到感觉。自从去年暑假以来,我们书友三人有个群,他们最懂我了,说“郎老师,何不临临王铎!”于是,有了经典,剩下的就是精临了。

先谈谈我自去年以来对临摹的再认识。我认为,真正到一定阶段的临摹不是实临,而是汲取经典碑帖的某一小部分,或章法、或结体、或某一个运笔,但不管怎么说,其主调是不变的,高人一眼就会看出出自某家,这是我去年五月份在绍兴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暨绍兴论坛”时近距离接触观摩当前国展高手的临摹作品后顿悟的一个道理。我自2013年入展中国书协的首届临帖展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别人所说的“意临”,那几年看国展高手临摹落款“意临”,我也跟着这样落款,现在想来那是当初自己对自己无知、虚伪和伪装的诠释。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才知道“意临”的真正意义,才知道“得意忘形”乃书法临摹之最高境界。

自从去年以来,我对黄庭坚和三笔三迹的品读多了点,势必自己的创作风格也就向这方面靠拢,或许过完今年,待明年这个时候,我的风格就会有一个更大的变化。我始终认为,我们这个年龄,不要急于形成个人风格,让别人一看就出自我手,成为一种符号。我想,最起码每年都有不同风格的习作呈现给培养和关爱我的亲人,这也是我从2009年以来每年都把自己的代表习作编印成册的目的,待多年以后,看着一摞子的积累册子,该是何种感受?

去年曾两次观摩宝鸡展区的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行草书作品。对于草书作品,有一位前辈曾这样评价说:都是短线条的组合,最后或左下角用一个长线条打破章法,剩下的就是字距的错落排列和大小的组合以及线条的质量给人整体的视觉冲击力,有种千篇一律的感觉,话虽然有点牵强,但也不无道理。但我也私下进行过对比,比如贵州李茂江兄的入展作品和我平时在他微信圈看到的作品没有长线条,但作品还是那么大气磅礴、势如破竹、跌宕起伏,读来令人心潮澎拜,激动不已,甚至回兰州后都回味无穷,在细腻的运笔中体现出三笔三迹和黄山谷的大气磅礴韵味。我经常给书友们说:“主要看气质”,这不就对了嘛,不就找到草书的实质性问题了嘛!有时候不一定是长枪,短剑也可致胜!

在这次国展草书方面,王铎一路的有好几幅,就其技法而言,我觉得王铎草书,属大写意派的书法风格,作品面貌大都气势磅礴,元气淋漓。那神态飞动和多彩的艺术韵律,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震撼。王铎草书追求的是涨墨淋漓的效果,在创作时,他往往用毛笔饱蘸浓墨再加水调和书写,在线条的纵横捭阖之间,显出水墨的涨、浅淡、自然而成墨晕,增强了作品的墨色层次和艺术趣味。

不管是明代中叶以后始有的超长条幅,还是超长手卷,王铎都能以恣肆任性、挥洒自如的书写技巧,表现出撼人肺腑的雄壮力量。综合其草书作品,在结构处理和空间切割上皆有新奇组合,追求的是欹侧动荡的形式美感。这使得他的作品不但有奔放的激情,而且不失理性的控制,王铎草书的用笔极其丰富,并多用中锋出之笔力雄厚,结体繁茂。

其笔法在纵势中常有横笔崛出,能在圆转回锋中巧用折笔收放自如,情绪跌宕,显得外露而不张扬。其用笔力道精绝、雄壮奇伟、浑厚华滋。仔细观察其笔画线条,使之与屋漏痕和折钗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铎草书的笔法,是形成其书风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完美地体现了书法高古和雄强的审美特征。王铎草书的线条,有着令人惊奇的魅力,在飞腾跳掷的笔势和浑穆淋漓的墨色中饱含着艺术家复杂情感的抒发,于是作品在创作时就随心灵的宣泄和心绪的起伏,尽情挥洒,犹如飞沙走石、风驰雨骤。此类作品无疑充满了强烈的个性,充满了火一般的热情和血一样的生命。这显然与明末清初董其昌一派的书法观背道而驰。

王铎还善于用墨,并且首创了“涨墨”之法。墨的浓、干、湿在其草书中用得恰到好处,变化无穷,再结合用笔的疾、缓,其作品就具有了极强的运动感。王铎的涨墨之法拓展了传统书法的用墨空间,提升了墨的情绪化表现,这对清代以后尚趣书法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王铎草书的章法之奇在于对作品形式空间的分割上。有所谓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王铎为了营造自己作品中的绝妙章法对行笔的轻重、书写的疾迟、线条的曲直、点画的连断、排列的参差、字组的错落、行间的疏密无不深思熟虑。王铎存世的大量草书作品,看起来显得粗头乱服,其实饱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我们以平静的心态认真欣赏那功力深厚的行书、豪放不羁的草书,王铎书法的师承关系及其性格便不难相见。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书法创作,就是在解决了基本技法后理性书写自己心灵轨迹的过程,其中包涵了书家的所思所想,对人生、社会、家庭等等各个方面,所以,书家真正用“心”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果没有书家自己的解读,别人是不会读懂其作品的,因为他们只能从出处、创新、技法、章法、墨法等书法最基本的要素方面做粗浅的了解,这是不对的。所以,要学会品读作品,要先了解书家,才能读懂其作品,这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我们是写字的,不是字写我们的”“书法,是写人的过程”。所以我认为,真正成功的、受人尊重的书法家,除了他有极强的书写能力之外,更多的是他的为人处世和做事,比如王羲之、颜真卿和赵孟頫等。

一幅书法作品要包含好多元素,但在创作时一定要“单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单纯的属于自己的作品。我想,我们应该先从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索”开始,多一些临摹,少一些创作,多一些敬畏,少一些自我,多一些传承,少一些创新,或许还有希望……

《草书条幅》王铎

临摹作品

创作作品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