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郝景芳获雨果奖 业内:中国科幻作品已达国际水准)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宋宇晟)北京时间21日,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作品《北京折叠》获得2016年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她是继刘慈欣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科幻文学的水平被普遍认为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
郝景芳在其获奖感言中表示,在《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中,自己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着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各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也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有一些黑暗,显然并非最好的结果,但也并非最坏的:人们没有活活饿死,年轻人没有被大批送上战场,就像现实中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我真诚地希望未来会更加光明。”
在这部《北京折叠》中,郝景芳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可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却又“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故事多源自她自己的生活日常,记叙现实的人情悲暖。
刘慈欣曾这样评价郝景芳的作品:“她把我们主流的、常见的科幻题材洒上了一层很诗意的阳光。”
对于这种说法,近期已签约郝景芳的“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姬少亭认为,她的作品的确有这种“金色阳光的感觉”,“温柔敦厚、特别温暖”。“她的作品中有一种女孩子的气质,有对个人自身的思考,也有对科技对个人影响的思考。”
科幻作家之外,郝景芳目前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也会参与一些社会调查工作。姬少亭觉得,平日的工作会给她很多灵感,也带给她一些思考。因此,郝景芳的作品在科幻的外表之下,还有“偏向社会思考”的一面。
郝景芳曾多次对媒体表示,《北京折叠》的创作契机是自己的“生活所见”。其中的故事就源于她“住在北京城乡结合部”的经历。
“我觉得郝景芳有自己想表达的事情、思考。她主要关注的就是科技对人的影响。对科技本身的畅想不是很多。”姬少亭说,“像《北京折叠》就很典型。她曾告诉我,自己完全没有想过到底是怎么折叠,她就是想表达一种科技对人的影响。她自己也跟我讲会多做一些社会上的观察的。她有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只是通过科幻来表达。”
在刘慈欣、郝景芳接连获得雨果奖后,国内科幻文学的水平被普遍认为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在姬少亭看来,像刘慈欣、郝景芳等一部分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的确是有国际水准的”。“我们的文字作品本身一定是已经跟国际水准接轨的。”
腾讯科普信息化项目负责人张谦甚至认为,有时候看国外的科幻作品反而会觉得有些隔阂,“其中有一些叙述方式,没有看国内作品时那种非常畅快的感觉”。
“我们国家有一些文学类作品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国外的一些作品在情节设置、科学内核方面也没有跟国内的差很多。”她说。
一方面是较高的科幻文学水平,另一方面,郝景芳觉得,科幻题材在中国尚属于小众读者的阅读范围。“这个题材相对比较小众。不太可能像都市爱情故事那么畅销吧。小众的状态和科幻题材有必然的联系。”
而在张谦看来,科幻文学的确相对小众,而要将科幻推广给大众,影视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她直言,整个中国电影工业是否成熟,关系到中国科幻作品、文化能否更好地普及。
但她同时也指出,正因为“影视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中国的科幻产业链并不完整。“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充裕度和整体的产业链,运行还不是很健康的话,专职当然很辛苦,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在兼职做呢?”
谈及中国科幻的未来,张谦则相对乐观,“随着我们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幻也会有提升”。 (完)
(原标题:郝景芳获雨果奖 业内:中国科幻作品已达国际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