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北靠工业重镇兰州,南临古都西安,是中原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定西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陇中苦甲天下"之说。
安定区下辖19个乡镇、2个街道,总面积3638平方公里,总人口453062人(2011年)。2011年,安定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34亿元。
安定区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等称号。
安定区在4000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
至宋代,先后有戎、吐蕃、羌等民族居住。公元1081年(宋元丰四年),筑通西寨(今属陇西县)。1096年(宋哲宗绍圣三年),筑安西(今巉口镇三十里铺古城)及定西(今县治所在地)二城。次年筑平西城(在今鲁家沟以东)。金于1130年(太宗天会八年)取定西,至1142年(熙宗皇统二年)建县。
1216年(金宣宗贞佑四年),定西县升为州,辖定西、安西、通西三县。
1227年(金哀宗正大四年),元取代金而辖定西,至1266年(世祖至元三年),撤并定西、安西、通西三县直属于定西州。1352年(惠宗至正十二年),改定西州为安定州。1377年降州为县,经历明清两代。1914年定西县归属甘肃省兰山道。
1928年废道设行政区,定西县归属兰州行政区。
1944年成立甘肃省第九督察专员公署,治临洮县,辖定西。
1949年8月14日,定西解放。16日成立定西县人民政府,隶属会宁专员公署。9月改会宁专员公署为定西专员公署,定西县一直为定西市所在地。
2003年9月撤县设区,改称为定西市安定区。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地跨北纬35°17′54″至36°02′40″、东经104°12′48″至105°01′06″之间,南北长82.9公里,东西宽73.3公里。安定区东北及东部邻会宁,东南接通渭,南部与陇西、渭源毗连,西南连临洮,西部至西北与榆中接壤。
安定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最高处为西南部高峰乡城门寨,海拔2577.3米;最低处为北部关川河谷地,海拔1671.3米。城区所在地海拔为1898.7米。
安定区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4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500.1小时。年均气温6.3℃,极端最高温34.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7.1℃。无霜期141天。全区正常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秋季,蒸发量高达1500多毫米。
安定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地区,分属祖厉河流域和渭河流域,其中祖厉河流域占全区总流域面积的99.5%。主要河流有祖厉河一级支流关川河、西巩河及其二级支流东河、西河和称钩河,以及渭河一级支流秦祁河。
关川河为境内最大河流,主流全长180km,主要支流有东河、西河和称钩河。
西巩河位于东部,由东向西流经青岚、石泉、葛家岔、新集、西巩等乡镇,在西巩驿镇汇合出境,至会宁的鸡儿咀汇入祖厉河。
东河:位于安定区东南部,发源于华家岭西北山麓,由东南向西北流经宁远、杏园、李家堡、团结、凤翔等乡镇,在市区与西河汇流入关川河。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