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频道 > 民俗艺术 > 民俗风情

红古区--兰州市红古区历史文化

时间:2015-11-27 08:57:08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马海花点击: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红古区户籍总人口14.11万人,其中22-35岁青壮年人口30362人(男性15129人,女性15233人)。 2014年,总人口15万人。

民族

红古区境内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朝鲜族、藏族、彝族、裕固族、维吾尔族、侗族、锡伯族、布依族、土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18个少数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红古区

2014年,红古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28亿元,比2013年增长15.5%;第一产业增加值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63.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08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7.9:65.2:26.9。

第一产业

2014年,红古区第一产业增加值8.3亿元;投资1.74亿元,建成1000亩新特菜、1000亩优质果品、2000亩竹柳、3000亩核桃等千亩种植基地6个,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9个,罗金台、金砂台2个大型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园建设初见成效;新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14家,新增耕地255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5300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改造加固干渠险段1千米。

第二产业

 

工业园

2014年红古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09家,工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54亿元增加到2015年(预计)的330亿元,实现了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工业总产值的双翻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占整个工业经济的比重为99.5%,规模以下企业占工业比重为0.5%。2014年红古区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区和国家"城市矿产"基地。截止到201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4.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速达到19.2%。

截止2015年5月,红古区共有非公企业2400余户,其中:非公工业企业有180余户,占红古区非公企业的7.5%,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有22家。2014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1.06亿元。

第三产业

2014年底红古区共有限上企业及大个体40家,其中批发业8家;零售业11家;住宿业6家;餐饮业15家。2014年限上企业完成销售额及营业额4067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94亿元。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0年红古区拥有各类科研研发和服务机构6家,各类人才12176人,其中女性人才4183人,专业技术人才6638人,经济管理人才1545人,高技能人才2178人,党政领导人才1470人,农村实用人才345人。每万人拥有人才873人,高于全省494人的平均水平。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