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绿丝带”公益团走进甘肃民勤,开展防沙固林实践活动。
伴随着大漠远方与天空交界处的朝阳缓缓升起,清晨六点钟,“绿丝带”公益团的志愿者整好行装,扛着铁锹,搬着麦草,前往沙漠空地进行今天的实践活动。走出蒙古包基地,无边无际的原野就扑面而来。远处,沙漠的轮廓若隐若现,被低垂的天空包裹,让人很容易想起“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种寂寥感让志愿者更加坚定绿化沙漠的决心。
清晨风吹沙扬,催着志愿者前行,公益团很快来到了沙漠中的活动地点。沙漠中,公益团通过填埋麦草秸秆的方式,在沙丘上制作1米见方的麦草方格沙障,以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压制麦草方格仅需五步,画,挖,铺,盖,合,就能将流沙锁在麦草围成的方格中。团队志愿者分工合作,一部分志愿者先用铁锹在沙漠上画平直横线,挖出适当的坑道;另一部分的志愿者将麦草秸秆铺于沙坑之中,用沙土盖住秸秆中部,最后双手用力将麦草两端的沙土往中间合,使麦草两端由于沙土的挤压挺直支起。太阳慷慨地播撒它的光辉,在这新的一天里给予队员们新鲜的能量。志愿者干劲十足,执锹画线,挥锹铲沙,挖穴铺草,覆沙固草,合沙于中,四人成组,分散作业,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认真细致。
太阳慢慢升了上来,气温也越来越高,但是没有一位队员放弃。直到完成了计划任务,大家才收拾工具,返回基地。新制好的麦草方格则静静地留在沙丘上,替“绿丝带”公益团守护着这片沙漠。经过一上午的劳作,志愿者们所制作的麦草方格已经环环相扣连成一片,形成一个无生命的微型防护带,牢牢地覆住其中的沙土,能够防风固沙、涵养水分。虽然压制麦草方格只是沙漠绿化过程中的一小步,治沙保住了耕地,治沙形成了湖泊,治沙创造了产业,治沙留住了希望。只有打牢了基础,未来的梭梭树和其他的植被才能更加稳固地在沙漠中生长。希望这片被草方格覆拥的沙土不再“流浪”,稳固于此,逐渐长出绿色变成瓜果飘香的沃土。这是播种的希望,也承载着“绿丝带”的使命——阻击荒漠化,助力乡村振兴。
荒漠化是覆在我国西北地区之上的沙土和负累,民勤地区是被沙土隐匿的宝地,尽管它被沙土蒙住,干旱、落后,但是它从未抱怨,民勤绿洲顽强地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夹击中滋养着勤劳耕耘它的三十万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指出:“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全县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进一步筑牢了绿洲的生态防线,沙进人退的趋势正在被有效遏止,绿洲焕发了新的生机,昔日满目苍凉、风沙肆虐的民勤大地正在向硕果遍地、瓜莱飘香的幸福乐园发展。
尽管荒漠化问题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尽管饱受风沙侵害的民勤尚未完全摆脱沙漠的威胁,但勤劳勇敢的民勤人民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编织着严防两大沙漠合拢,创造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的梦想。“绿丝带”公益团的志愿者们认识到自身能做到的其实并不多,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的火星聚在一起,能变成熊熊烈火,“绿丝带”公益团正是为环保绿化而燃烧的火苗之一,在“防风治沙,阻击沙漠化”的道路上献出赤诚之心以及青春力量。相信伴着“绿丝带”的公益之旅,民勤这片土地将会慢慢褪去沙土与疲累,洗尽铅华,开出希望和信念之花。
通讯员:黄惠云 刘剑钊
单位: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绿丝带”公益团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