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尚频道 > 美容装扮 > 美容

五千年画皮史:要妆不要命,妆起来真要命

时间:2015-10-29 16:24:33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朝阳点击:

妆与不妆,对我们只是跟心情有关。不过,

  五千年前的埃及,妆得不好可是杀头的事;

  一千年前的欧洲,妆得太过可是下地狱的事;

  五百年前的法国,妆得不够可是丢脸的事~~

  所以,那些批判化妆虚伪肤浅的人们,

  来过一下这几千年的画皮史,

  看看先人们有多么地“要美不要命”吧。

  

  古埃及

  古埃及人,算是化妆史的祖师爷了。大概公元前3100年,埃及第一个国王美尼斯开始,法老具有绝对的权力,甚至连化妆趋势都由他规定,可谓第一代时尚大帝。那时候,男女老少、王侯平民可是全民皆妆,但不同阶级也有不一样的化妆规定。

  

  全包式眼线,算是古埃及人化妆术中最明显的特征,他们往往用孔雀石制成绿色的眼彩粉,铅矿砂制成灰黑色的眼彩粉,画出来的眼线看着像个鱼,其实是荷鲁斯之眼,他们相信这个眼睛能让灵魂复活重生。而从科学角度上来说,这些眼线涂料是可以防止沙漠中的强烈太阳光或者沙尘对眼睛的伤害哦。

  

  到了埃及艳后时代,这化妆也是到了登峰造极了:有了眼影膏管,又做出了可以边用边捣融的化妆品,能够精准地画出又黑又浓的长眉,带珠光的绿色眼影涂抹上眼窝,眼线继续拉长,红色朱砂涂成腮红、唇妆,当然还少不了复杂的辫子发了。

  

  

  不过呀,这埃及气候炎热,贵族们又爱整洁,估计发型还没弄完又满身大汗了!!所以,他们都把头发剃光了,戴上用真发做成的假发,至于怎么打理假发,那都是奴隶们的活儿了。

  

  

  古希腊

  那时候的女人上是不能化妆的,加上也不大能出门,一般只涂芳香油防晒而已,但因为崇尚皮肤越白越高贵,所以有些人会找来白色铅粉来涂抹。而要再多加点颜色,就得因地取材,将厨房里的东西都用起。

  

  譬如用煤来画眉和加深睫毛,为了突出眉毛浓密,还得连成一字眉。眼影也是用木炭灰或藏红花碾碎,勾兑点橄榄油涂抹。至于唇妆和腮红,就是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有红色汁液的植物、浆果,甚至连红酒都用上了。

  

  不过,古希腊的女人对于身体和头发还挺能折腾的。往往都得先沐浴,涂上橄榄油和香水,蜂蜜和橄榄油会被大量地用来给肌肤和头发保湿。她们的头发一般会很长,会用上醋涂满头发晒太阳或者用一种黄色花朵挤出汁液涂抹,就是要让头发尽量变浅色变得柔软。

  

  中世纪

  因为基督教盛行,化妆被认为是欺骗、诱惑,那是大大地对神不敬,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女人们都不敢化妆,但会在家里偷偷地试验着怎样将自己保养得更白更滑溜,而发型也不会太刻意,或者是松散着或者就编成辫子而已。

  

  

  不过到了中世纪后期,化妆又慢慢开始流行起来,女人们又开始流行用上铅或水银做的粉底将自己扑得更白些,还为了显得“天庭饱满”,大胆地剃掉额头上的头发,拔掉眉毛。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可是赶上了一个美妆的黄金年代,她们可以大吃特吃增上几磅还被赞更性感,可以堂而皇之地将心思花在这张脸上,而不怕说伤风败俗!

  

  不过,她们最大烦恼在于头发。因为大家都以金发为美,以光额头为富贵,所以,她们得涂上药剂在太阳底下曝晒来让发色变浅。但又怕晒黑皮肤,又得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特制帽子遮住脸露出后脑勺,但往往晒出来的发色还是一片深一片浅。

  

  为了美,真的可以豁出去。没办法之下,女人们又想到了将头发紧紧地向后盘起,用发带将发际线遮住,又或是戴上头纱将发色变得朦朦胧胧。而为了让额头看着更光滑更广阔,甚至不惜将眉毛剃掉,或者就是让它们淡淡地,尽量不大引人注意。

  

  文艺复兴的贵妇们,尤其是当时富庶的威尼斯女人们,也是爱美不要命的主儿,只要能将皮肤扑得煞白煞白,白铅、水银、朱砂都是不惜重金地买买买。涂成“你太白”,就在双颊来两道“高原红”,

  

  还得用皮革剪些星星、月亮、心形等等图案贴成“美人痣”,最后在双唇上继续涂上朱砂,说多鲜艳又多鲜艳。不知道的,还以为威尼斯人面具是这样演变出来的?

  

  伊丽莎白时代

  那时候的威尼斯是美妆重镇,据说还有个美容协会专门发明试验各种美容产品和**。不过那地方崇尚的美也太过妖娆,所以,伊丽莎白一世,当时的英国时尚教母又在此基础上,引导着一种浮华中不失庄严、也更加玩命的彩妆趋势。

  

  当时英国崇尚白皮肤、金头发、亮眼睛,这粉饼靠的是铅粉加醋加点蛋清,抹好变干后,就像个面具一样,将皱纹斑点都遮住了,可以脸庞看起来没生气。所以,又想到了用颠茄滴眼睛,能让瞳孔放大,让眼睛看起来大而明亮。但颠茄作为一种吃两个就能杀死一个小孩的毒浆果,天天地滴,慢性中毒也可想而知了吧。

  

  至于脸颊和嘴唇,女人们用的是茜草或胭脂红虫加鸡蛋清,纯天然的还好,但不够鲜艳,所以有时还会用上朱砂来涂嘴唇。至于染成金发,有钱人就用孜然、藏红花和鸡蛋花,而想美又没钱的,甚至用上了尿来做染发剂~~

  

  巴洛克、洛可可时代

  这是个极尽甜美奢华的年代,彩妆风向标被法国宫廷给掌控了,前有蓬皮杜夫人,后有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都算当时的IT GIRL,在妆出美丽的路上也是越走越大胆了。

  

  依然是将铅粉调成的粉底不要命地抹脸,但铅的毒性会让皮肤变得干燥容易长斑,怎么盖都盖不住,于是,在脸上剪出星星、月亮等贴上就成了常态,还得随身携带防止脸上的脱落。腮红打得有多圆就多圆,有多艳就多艳,加上涂得像玫瑰一样的嘴唇,整个人都是圆的。

  

  

  这还不止,为了让脸庞看得丰满圆润到鼓起来,女人们还要在口里塞上几个软木塞,戴上假牙,听起来真心累额~~

  

  那时候,金发又过气了,灰白色头发又成了潮流,但这发色更难得,有钱人就买银白色假发,发部分人都是做好发型后,就找卖香粉的商人,将银白色的香粉抛到空中,让飘落的粉末刚好撒在头发上。而晚上,就带着一种白色丝质发套睡觉,不让这些粉末被蹭掉。

  

  

  到了18世纪的洛可可时代,化妆就变得更为自然些,香水也不再浓重,虽然还是用铅粉涂脸,但宫廷内开始流行勾兑玫瑰水的**,让皮肤显得不再那么干燥易掉粉,腮红也稍稍打在腮部偏下,管状的唇膏开始出现了。另外,夸张假发又过时了,连王后也开始喜欢将头发梳得自然些,返璞归真的风向似乎开始吹起了。

  

  维多利亚时代

  掌控着“日不落帝国”版图的维多利亚女王,成了那个时代的风尚喉舌。可她是个严谨得有些刻板的贤妻良母,认为化妆不正经,还有女权主义认为女人没必要浓妆艳抹讨好男人,这样一下来,女人们又回归朴素,极少化妆,连发型都是简单的中分编发挽起而已。

  

  如果那时的女人们觉得气色不好会怎样?就用手掐一下脸颊,用力抿一下嘴唇。

  

  默片时代

  无声电影的风靡,使得好莱坞女星们迅速成为了时尚代言人。从电影到海报,女郎们都会以夸张得有点神经质的彩妆出现,细细的平眉,深邃的黑眼妆,樱桃般的小嘴,只有极具戏剧化又阴暗分明的妆容,才能在当时的黑白电影中,将女人的五官突显出来。

  

  大概在1910年代,更为普及的彩妆品开始陆续出现,并且在日用品店就能买到,譬如1915年,史柯维尔制造公司生产了第一支金属管口红;1917年,美宝莲也生产出了第一支块状睫毛膏~~在1920年,make-up(彩妆)这个词才被Max Factor首次提出。

  

  

  

  

  从那时开始,“画皮”变得更加随意而多变,但每隔十年回首,又总能找到特定的风格:

  1930年代,华丽而充满攻击性的美,夸张的眉峰加上卷翘的眼睫毛,让眼神看起来锐利而咄咄逼人。

  

  1940年代,自然而大气的妆容,头发变成优雅大卷,颧骨更有阴影感,唇膏因为加入凡士林,让唇妆越红越有光泽。

  

  1950年代,赫本式的浓眉大眼跟梦露式的性感猫眼,成为优雅与性感两种流行妆容的典范。

  

  

  1960年代,Twiggy那夸张到用笔画出来的睫毛妆,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津津乐道。

  

  

  1970年代,从橙色胭脂到蓝色眼影,甚至加入金色、银色,这是个将色彩用到“猖狂”的时代。

  

  

  1980年代,紫色、黄色、绿色能同时拼凑在眼睑,腮红在颧骨果断扫过,唇膏也得同样猩红醒目,就像当时的流行元素一样,此时的“画皮”毫无章法可言。

  

  

  1990年代,从光怪陆离的色彩中跳脱出来,这时的脸庞仅仅只剩哑光的红色嘴唇,眼妆只有低调地搭上阴影色,整体看来五官突出,却少了立体光泽感。不过,从那时候开始渐渐被推崇的干净清新裸妆,大部分功劳得归功于Bobbi Brown。

  

  

  跨过了2000年之后,彩妆的流行就开始更频繁地转变起来。“画皮”到这时,没有所谓道德约束,没有太多的中毒顾虑,也变成我们随心而为的兴趣了,趋势也是一年一个样,根本没啥好说。

  

  那就展望一下未来吧,有一天,如果出了这么一台化妆机,估计什么妆都不在话下,还管什么要命不要命的?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