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报讯(记者陈超)甘肃,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狭长的地形、独特的地貌,深厚的文化,孕育出了很多美味。从最西的敦煌、嘉峪关到最南的陇南;从陇东到甘南,省内各地都有颇具代表性的美食,特色小吃更是数不胜数,每一种都是看上去平淡无奇,吃起来却是满嘴留香。本期,记者带大家走进舌尖上的甘南。
蕨麻米饭
蕨麻,俗称“人参果”或“长寿果”,蕨麻米饭是将大米、蕨麻煮熟、一样一半盛在碗内,再撒上白糖,浇上酥油汁。食用时用调羹边搅边吃,甜而不涩、油而不腻,藏族群众视之为团圆和睦的象征性食品,设宴待客时首先上桌。
火烧蕨麻猪
蕨麻猪为甘南草原的一种特有猪种,因以蕨麻为食而得名。主要出产在合作附近,又叫“合作猪”。甘南藏族人民炙烤火烧蕨麻猪有独特的工艺和韵味。他们先用棍棒打死猪,除去内脏和头蹄,然后内涂调料,外裹泥巴,埋入无烟的牛粪火堆中炙烤,至泥呈褐黄时,猪毛随泥巴脱落,即可放入大盘,配以佐料,用藏刀切割而食。肉嫩皮脆,鲜香无比。
卓尼荷花狼肚
荷花狼肚因其主料“羊肚菌”,当地称“狼肚”,菜肴形如荷花而得名。卓尼县地处甘南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山大沟深,河流遍布,森林浓密,孕育了丰富的羊肚菌资源。当地人利用羊肚菌的自然形状,整修成荷花状,并配以鸡茸,酿成荷花狼肚,其色红白相间,味美爽口,成为难得的营养珍品。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牧区人民款待尊贵宾客的美味。现宰的大块肥羊手抓肉,放入沸水中,血干即可食用,味道鲜美无比,营养丰富,尤以胸叉肉为最好。
酸奶
藏族的酸奶是“吃”的,酸奶冰凉如冰淇淋,酸甜如杨梅,是夏季最佳的饮料。
藏包
甘南藏包子,又称“卓华包子”,因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称。它外皮雪白薄亮,透过包子皮,里面的馅子清晰可见,吃时需先从顶端吸吮包子内的油水,然后食之。如果拿起包子就咬,就会油水四溅,使人狼狈不堪。
酥油
酥油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奶油,营养价值很高。牧区吃糌粑、“都玛”都离不开它。过去提取酥油由于工具简陋,完全用手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极大,也不卫生。现在牧区已逐步用上了奶油分离器,劳动强度已大大减轻。牛奶提取酥油后的液体叫“达拉”,可以用来制干奶酪,也可饮用。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用青稞或豌豆等炒熟之后磨成面粉,食用时拌和酥油茶用手捏成团吃,也可调以盐茶、酸奶或青稞酒。与酥油茶一起搭配,别具一番风味。不过初食糌粑可能会吃不惯,建议酌情少点。
奶茶
藏族地区有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由于藏族人民常年食用肉类、糌粑等酸性食物,少食蔬菜、水果,人体缺乏碱性。常喝奶茶可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奶茶在藏区制作方法很多,最普遍常用的是将松州(今四川松潘地区)茶(以大叶枝梢为主,也叫大茶)文火熬制,滤掉茶渣后加入新鲜牛奶,佐以盐巴、核桃、花椒、曲拉(干奶酪),滚沸三遍即可饮用。能溶解脂肪、消食解腻,清脑提神、止渴生津。临潭特产藏族奶茶极具代表性,风味浓郁。
虫草炖雪鸡
“虫草炖雪鸡”,乃甘南草原珍品,是用驰名中外、人间稀有的珍贵滋补品——冬虫草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历来被视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雪鸡,加上具有补肺补脾、益气敛汗、中医上品补药的黄芪而烹。可治肺虚咳喘,动则气急、脾虚久泄、面黄肌瘦。久服预防癌症发作,并有乌须发,驻容颜功效。滋补效用甚强,胜过灵丹妙药。
刀什哈
即“石炙肉”。先将石头在篝火中烧红,然后将羊宰杀后取出羊胃翻洗干净,再将羊肉剔骨切碎,和烧红的石头一起装入羊肚,扎紧羊肚两头。由于羊肉在肚内受热煮沸,羊肚逐渐膨胀,此刻用刀尖或其他利器轻轻戳洞放气,直至羊肚不再膨胀,割开羊肚,同食羊肉及汁,鲜嫩丰美无比!这种作法最早源于民间游牧生活和马帮生涯,简便易做,鲜美直接,反映了草原民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夏河蹄筋
以羊蹄筋为主料,配以木耳、黄花等分别蒸、煮而成,特点是柔滑鲜香。此菜始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大将徐达西征吐蕃时,对夏河蹄筋非常欣赏,“常单车就舍而食,”自此夏河蹄筋声誉更高,闻名遐迩。历经数百年,经无数高厨的烹饪实践,使“夏河蹄筋”烹制技艺不断改进,成为西北地区高级筵席上的佳肴。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