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曾因穷而出名。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历届领导班子的真抓苦干下,通渭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培育“四大产业”,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7.4亿元,比“十五”末8.6亿元增长82%,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是“十五”末3.02亿元的5.3倍,年均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比“十五”末1.8亿元增长98%,年均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6316万元,是“十五”末2036万元的3.1倍,年均增长25%;财政支出11.22亿元,是“十五”末2.5亿元的4.5倍,年均增长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3元,比“十五”末5060元增长87%,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2550元,比“十五”末1583元增长61%,年均增长10%。
通渭是传统农业县,近年来,县上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稳玉米、扩洋芋、压小麦、种药材、增果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全县以玉米、马铃薯、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总产量45万吨左右,玉米淀粉及其附属产品加工能力10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总产量55万吨左右,有规模较大的马铃薯加工企业5家,精淀粉生产能力达7万吨,粗淀粉生产能力达2万吨,年可加工原料60多万吨;马铃薯脱毒苗和脱毒原原种年生产能力分别达3000万株、5000万粒。现有天然草场87.7万亩,优质牧草留床面积50.83万亩,每年可产玉米秸秆160多万吨,全县已建成肉牛养殖场15个,规模养殖户达1.86万户,牛存栏量5.6万头。境内有中药材品种236种,野生蕴藏量约达80万公斤,其中72种属于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品种;以党参、柴胡、黄芪、板兰根为主的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总产量8000吨以上。设施农业发展较快,已建成日光温室820座、塑料大棚9960座3321亩,每座日光温室年收益2.5万元以上、塑料大棚3500元以上。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构建具有通渭特色的工业体系,推动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风电开发为主的新型能源产业、服装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兴起。2009年规划并启动建设通渭县工业集中区,总面积13.41平方公里,由农副产品加工园、草畜循环经济产业园、机械建材工业园和物流园4个园区组成;概算总投资131.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4.6亿元、企业建设投资107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20.37亿元,上缴税金6.2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园于2009年启动建设,当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征收土地329.1亩,首期入驻的16个工业项目已完成投资4.73亿元,晓铃商贸公司年产6万吨玉米淀粉加工等12个项目建成投产、瀛海堂医药公司年产3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等4个项目即将投产。2011年,工业集中区规划新引进入驻企业11户,项目建设总投资6.2亿元,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引进入驻皮具和服装加工企业3户,完成投资1.03亿元,工业集中区已成为壮大工业经济的强力引擎。同时,我县还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投资企业在基础保障、管理服务、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
着眼于打造“宜居”县城和文化旅游城市,县城建设按4大块进行功能布局,旧城区以宜居为主,新城区以行政办公、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为主,西城区依托温泉资源,以书画交流、观光农业、休闲娱乐为主,东城区以工业园区、商流服务为主。“十一五”时期,完成城镇建设投资26.8亿元,修编了县城区总体规划,实施了旧城改造工程,启动了新城区、西城区、东城区建设,完成征地拆迁3.87万平方米,新建县城区道路9条4.5公里,实施了文化广场、滨河路风情线、南园体育公园、温泉城、城区垃圾处理等项目。今年,全县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2个,总投资15.6亿元。不断完善城区道路网络,实施总投资6378万元的温泉路、总投资3500万元的滨河路东段道路及景观带、总投资6100万元的北街道路东段改扩建工程,规划实施总投资4.66亿元的北街西段道路改扩建及房地产开发项目。积极改善城区配套设施,实施总投资3738万元的城区污水处理、总投资5799万元的城区集中供热、总投资3715万元的城区街道路灯节能改造项目。继续推进秦嘉徐淑公园、县体育馆、温泉城建设,启动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的文化苑项目,实施总投资3.33亿元的书画城项目,规划实施总投资28.63亿元的牛谷河陇中书画风情线综合开发项目。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