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臣在庭审现场(图片来源于省纪委官方微信“清风中原”)
本报讯 朱家臣,1955年9月出生,河南虞城县人,曾历任河南洛宁县委书记,洛阳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周口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2007年起任周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2013年12月,朱家臣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2015年4月23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朱家臣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财产60万元。
在接受组织调查期间,朱家臣痛心疾首,写了一份忏悔书,深刻剖析了自己的堕落原因。
朱家臣在忏悔书中说——
我在担任中共周口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和政法委书记期间,犯下了非常严重的错误,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给家人带来了伤害。现在我极其后悔,非常痛心,可谓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我的父亲一生从严律己;我的母亲一辈子勤劳朴实,从不贪占便宜。作为农民的儿子,我从小接受父母严格的教育成长成人。参加工作之后,我20岁就走上了县处级领导岗位,36岁就担任了县委书记,46岁走上了副厅级领导岗位。我也曾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积极奋斗过,但却失足跌入了错误的深渊。
我走到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放松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自我改造,这是思想上的原因。
受拜金主义、贪图享受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利用权力贪图享受。
随着个人地位、工作环境的变化,我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尤其受拜金主义、贪图享受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忘记了党旗面前的宣誓,忘记了向家人的保证,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种种权力贪图享受,使自己在错误的轨道上越滑越远。
在自己分管的领域里为所欲为,这是最直接的原因。
随意地在基层单位报销费用发票,个人费用的发票由公家报销。
在我担任副厅级领导职务的时间里,尤其是任政法委书记的7年间,我的领导意识、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浓厚,对地方党委政府和基层政法单位信访部门干预过多。其中我犯的一个主要错误就是随意地在基层单位报销费用发票,把一些个人费用的发票放在本系统政法委机关财务上由公家报销。开始我没有认识到这是犯了错误,直到省委巡视组对我诫勉谈话,我才终止了这种行为。现在我越想越后悔,越想越后怕,感谢组织上使我在几乎失去理智的状态中“悬崖勒马”。
守规意识差,晚节未保持好,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把下级的看望、父母去世收受的礼金看作是正常的人际交往
尽管以前在这方面有所表现,但突出的是表现于2011年之后的这几年里,我对自己的自律要求少了,把年节下级的看望、父母去世收受的礼金仍看作是正常的人际交往,没有做到于情可以、于理不容的财物坚决不收。更不应该的是明知党政领导机关不允许借用企业车辆,却以使用的车辆过旧、多出故障,以方便工作和确保安全为由私自借用私人企业车辆达一年之久。我在周口的政法系统还倡导弘扬“公正执法,一心为民,忠于职守,廉洁奉献”的精神,可我自己却不以身作则,深感自责!
交友失度,过于挥霍洒脱,这是间接原因。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显得过于“大方”
随着个人地位的上升和条件的优越,加上人们“称赞”我的“平易近人、热情诚恳”,使本来就很在乎朋友看法的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显得过于“大方”。为此,我先后购买了许多针织品、工艺品和文化用品,馈赠与人,日积月累,不少的国家钱财就挥霍掉了。
缺乏修正错误的勇气,这是致命的原因。
在报销费用票据的问题上,存在侥幸心理。
我所犯的错误,尤其是报销费用票据的问题,组织上曾给我提醒过,但我思想上没有重视,没有及时地主动地向组织坦白
检讨,存在侥幸心理。
现在我深深地认识到:我犯的错误不可饶恕,我的教训极为沉痛,足以使我铭记终生,并警示后人!
报销“有瘾”的政法委书记
2013年10月,河南省委第四巡视组在周口市进行巡视回访期间,不断接到举报,“朱家臣人走到哪里,发票就报销到哪里”,基层单位苦不堪言。
周口市政法系统一名基层干部说:“俺过去根本不认识他。有一年春节,我收到了他发来的短信,大致意思是提醒我还有机会进步。”“他那么大的领导给我发短信,能不抽空去见他吗?结果到他办公室刚说上几句话,他就递给我几张发票,大概有1万多元。”
类似情景,在周口市政法系统、县区党政机关,甚至银行、高校等领域的干部,都遇到过。基层单位收到他“派”来的发票“五花八门”:有烟票、酒票,有礼品票、书票、买资料票、购物票等。朱家臣任周口市委政法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索要或收受他人贿赂678万多元。其中,他通过报销发票向他人索贿是其主要形式。他先后向90多人明目张胆地索取贿赂,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少的报销一两次,多的报销五六次,累计金额400多万元人民币。
2013年12月21日,经河南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朱家臣违纪问题立案调查并采取“两规”措施。就在办案人员依规检查他的办公室时,在其办公桌上,还发现他亲笔填写的几张12月18日的假发票没来得及报销。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