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的非遗传承人岳云生在他的泥塑馆里展示其创作的丑脸系列泥塑作品。秦凤京摄
说起兰州泥塑,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泥塑大师岳云生。岳先生对艺术追求的纯粹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让人想起古代陶渊明超然物外而又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在这次国家网信办举行的“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行的活动中,我有幸在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的泥塑馆里见到了岳云生大师。身穿一件普通的大白褂子,岳先生并不过来主动寒暄,甚至在椅子上贴着“本人不善言谈,请看高柜台上的简介”的纸条。
在后来的主动攀谈中,发现岳先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从来没有拜师学过美术的他,生性不喜束缚,只把泥塑当“玩意儿”,而经他的手“玩”出来的泥塑栩栩如生,充满张力,让人不禁感叹。
岳云生“玩出来”的泥塑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人的关注。来自日本和美国的一些机构人士曾慕名而来想跟岳先生合作,还有邀请其去国外展览的,都被他拒绝了。“老了,不想折腾了。我也不想把我的泥塑搞成工厂化” 。
岳云生创作的人脸泥塑。秦凤京摄
对他来说,泥塑是他生命中最大的乐趣,他尽情享受着泥塑艺术给予他的美好。“做人太累,我想当麻雀。它很知足,又很乐观”,岳云生说。他50岁时就提前申请退休,从天津美术教员的工作回到故乡兰州,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自在生活。也是在闲退后,他终于有时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泥塑创作。
在返回兰州后的几年里,他过着平静闲适的生活,也在这期间创作了著名的《过年系列》、《村妇系列》、《难民系列》、《三十六笑》等泥塑作品,和三千多个不同形象表情的丑脸,迎来创作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其中《三十六计》在1998年获甘肃省第十届“百花奖”特等奖,20年空缺的特等奖终于有了得主。
他的泥塑作品全是原创,都是孤件,没有复制品,他也不想把泥塑艺术搞成丧失乐趣和创作冲动的重复劳动。所以他的泥塑百分之九十都是非卖品,这些泥塑像是他自己付出心血的孩子,每次卖出去作品就像失去了孩子一样,让他非常不舍。
岳云生的泥塑记录的是一段段历史和社会风情。例如他的难民系列,描述了逃难中的贫苦农民无家可归,过着食不裹腹的悲惨生活。他的过年系列,把自己也捏入了泥巴形象中,他成了泥塑中包年饺的小男孩儿,要年钱的小男孩儿等。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他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的他在距兰州一百多公里外的临洮长大,在那里过着古朴、淡然的乡村生活。外爷是他从事泥塑的启蒙老师,小时候,外爷经常捏些造型简单的小动物,托人拿到小工艺品店里去卖。岳云生在一旁也跟着爷爷摆弄几个。后来做了木匠的他,把形象思维也锻炼了出来,这些对于之后的泥塑艺术创作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岳云生的泥塑不仅形象生动,还非常地坚硬结实。据介绍,岳云生泥塑创作所用的泥土,取自兰州红山根(皋兰山麓)的红土,再经过砸、筛、泡、和、醒等处理工序,等作品成型后放置自然阴干,这样干透后硬度很高,泥塑作品就不容易开裂,适合长久保存。
岳云生创作的泥塑难民系列。中国日报网记者 毕楠摄
岳云生始终坚持低调质朴的生活作风,退休后,他和老伴儿每月靠着几百块钱的退休金生活,却依然自得其乐。“一袋面粉50块,我们每月还有好几百块的剩余,足够了。古代的陶渊明、杜甫都是饿死的,我们很富足了。”
考虑到以后的传承问题,岳云生也在免费收徒弟,教授他们泥塑工艺技巧。但是对于最理想的传承人,岳云生也在心目中定下了五点要求,即他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审美眼光、美术功底、文学素养和工艺技巧。虽然这样的人不好遇到,但岳先生表示会一直等待的。
“艺是才华术是法,得意忘形品味佳。腹有诗书操双手,神思千里驰骏马”,岳云生在他的白话诗《悟艺》中如是说,这似乎已经概括了他的选徒要求。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