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诀”让特派员激活工业振兴“一池春水”
近日,广西选派了一批工业振兴特派员到部分重点企业和项目开展专业化服务,为加快推进产业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如何当好工业振兴的“服务员”“施工员”“宣传员”,是摆在每一位工业振兴特派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诚”字为本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员”。“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工业振兴特派员作为政府连接企业的桥梁,是打通政府关怀入企、服务入企、政策入企“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员”,要正确看待组织给予的“重任”,切实肩负起工业振兴的“重担”,真正摆正位置、把握尺寸,做到“到位不越位”,以最真诚的“赤子之心”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如果特派员入企开展工作时没有多作换位思考、没有正确把握尺度分寸、没有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去“走过场”“搞空谈”“踩虚脚”,就会让企业产生厌恶抗拒之意,从而间接削弱了整个工业振兴特派员队伍的战斗力,让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逐渐陷入“形式主义”漩涡,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
“专”字为要当好安企惠企助企的“施工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选派下去的工业振兴特派员作为帮助企业发展的“施工员”,会不会绘制“施工图纸”,能不能“精准施策”,需要在根源和过程“下足功夫”。当前选派的特派员中,多从具有投融资、财税、招商等专业或者相关工作经历的干部中“披沙拣金”出来,目的就是使之入驻到企业能够“即插即用”,起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但从另一方面看,“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工业振兴特派员除了要“专业”,更要“专心”,要用好“针”本事、下足“绣花功”、经得住“一线磨炼”,否则,再“高大上”的专业和再“漂亮”的履历也只会是“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
“准”字引领当好输送政策上门的“宣传员”。“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推进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领域,需要企业“真抓实干”,需要政府“高位制策”,更需要工业振兴特派员“精准施策”。如果不“摸清”底数、不“吃透”政策,就无法真正聚焦政策落实的堵点、断点,在送策入企宣传的时候就会“浮光掠影”解读政策、“敷衍了事”落实政策,没有能够发挥应有作用。要始终围绕“准”字引领,切实把惠企政策 “学准、讲准、用准”,针对不同的企业要“定准位”“补对位”,将精准施策“施到点上”“落到实处”,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才能当好引领企业发展的“领航人”,跑出工业振兴的“加速度”。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委组织部 粟士铭)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