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资讯

拒做躺平式干部,争做新时代尖兵——作者:李婷婷

时间:2025-02-13 16:20:37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作者:李婷婷)网络流行语这样说:“大道理我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做好新时代的干部就必须做好为民服务孺子牛抗疫路上逆行者、消除纠纷解铃人。

为民服务孺子牛一生只做一件事

总书记曾经说过,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们镇的民政办主任,工龄比我年龄都长的人,大半辈子都在民政办,我们镇的事他无所不知,镇上的路他无所不晓,我们镇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特困、城市特困、临时救助和残疾人数,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记得他曾经跟我说过:做民政讲的是“情”字当头。记得有一户来申请低保,户主得癌症,年龄在48岁,家里有一套自建楼房,家中有6个人,有个老母亲,有三个小孩均未成年,家中存款在八万左右,按照当时的评判标准,他是不符合的,村里也没同意,可是我江主任看到了之后,立马带上我们进村入户去了解情况,回来之后我们做成情况汇报,主任马上向县局汇报这种特殊情况,最终协商下来,我们批给户主一人的低保,让他在住院期间可以缓解家中的负担,可以心无压力地住院治病。主任这种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发扬。

抗疫路上逆行者,坚守岗位甘于牺牲

就像那句话说的:“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那年的春节期间,正值家家户户喜庆团圆的日子,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我们身为基层干部,更要身先士卒,扛起肩上的重担,首当其冲的扛在群众前面,我们筑守住第一道防线,依稀记得那个春节,他——党政办主任,一直冲锋在防“疫”一线,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开展疫情防控的宣传,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引导群众“戴口罩,勤洗手,减少外出”,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当得知辖区有武汉返陆人员时,无论白天黑夜,他都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做好户情档案登记。截止次年年5月份,我们党政办主任累计张贴标语 9 幅,发放告知书 50 余份、通知200 余份, 劝散聚集群众500多人,为5名武汉返陆人员做信息登记,即使当时自己也是担惊受怕,但是想着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勇于担当,学会牺牲。

说到这大家会想到一个词--“奉献”。一个团体,如果人心浮动,各行其是,何来生机与活力?我记得我语文老师曾说过“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

我们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我们新时代干部,就要凡事大局为重,相互补台,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消除纠纷解铃人,一生无怨无悔

有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平安建设办主任,真的算得上我们镇的消除纠纷解铃人,才到9月份,我们镇接到矛盾纠纷258件,成功调解198件,调解成功率高达77%,平均每天调解成功一件,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平凡的工作,我们主任处理纠纷的秘诀就是:以理服人。某村有个小孩去村医处看病拿药回去服用后,次日凌晨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反响极其激烈,双方矛盾一触激发,我们主任得知此事后,弄清原委后,立即赶赴现场,先是以柔克刚的策略进行调解,但收效甚微,调解一度陷入僵局,次日,他改变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给双方做工作,无怨无悔,即使被骂,被误会,他都坚持下来了,最终双方都大度,互相谅解,签了协议。一场难调的并很有可能会被激化的矛盾得以解决,有很多矛盾难以化解源于当事人都想讨个说法,我们主任就能给他们一个说法,成为名副其实的消除纠纷解铃人。

任何人在成功路上都走不了捷径,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在某个领域取得一丁点成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基层干部,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了解人民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需求是什么,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我们在奔赴理想的路上,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无论我们的理想有多遥远,我们有为民服务孺子牛抗疫路上逆行者、消除纠纷解铃人等人指引我们向前。

有这样一句话我很喜欢:“对一个人、一个地方最好的纪念,就是带着它的美好继续前行”。我们单位给了我这样的美好,我的身边一群充满正能量的战友,一起驰骋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无穷的力量,低头有坚定的步伐,抬头有清晰的方向,更是一种美好。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