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一天门开,我把巧娘娘请下凡;巧娘娘,下凡来,给我教针教线来。"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至七月初七,走进西和县,就如同走进了歌舞的海洋,村庄里的姑娘们唱着乞巧歌,跳着乞巧舞,庆祝她们的节日。传承1800多年,保留完整,连续七天八夜,历经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7个环节,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慧、灵巧和好运……这就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西和乞巧节。
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乞巧节有七天八夜的活动。正因如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兰州大学教授柯杨等专家学者的评价是: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型民间节日民俗活动之一;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中国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西和境内湖光山色,峡谷丛岭,为其构成了灵妙地利;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观世音菩萨驻世妙庄国,妙善公主修成正果等故事,更为这片土地抹上了神秘色彩。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经过不断的口耳相传和丰富锤炼,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唱不完的“乞巧歌"和世代相传的乞巧节。
西和乞巧节是秦人古老遗风,“巧娘娘"原型就是秦人先祖女修,因擅长纺织,被演绎为天上善织云锦霞衣的织女。据载,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巧娘娘"。
资料显示,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在古代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
在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多有记述。唐朝王建“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的诗句就是一例。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到了宋元之际,七夕乞巧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受到空前的重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
乞是乞求,巧则是心灵手巧,“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乞求幸福的意思。
出于对劳动的热爱和崇拜,西和女儿怀着对先祖“巧娘娘"的虔诚崇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每年都请她下凡“赐巧"。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故当地称其为“乞巧节"。因参加乞巧的多为未出嫁的姑娘,历代文人又称“女儿节"。
在七天八夜的乞巧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唱巧"。唱巧,即姑娘们从白天直至深夜,按一定的程式,用不同的歌曲在巧娘娘像前尽情地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夙愿、抒发情感、展示才艺。
“乞巧歌"主要是以“娱神"为目的。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演唱上除节前排练外,仅限于“乞巧节"这段日子,其余时间谁也不再演唱。“乞巧节"是姑娘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姑娘们唱的歌。就民歌的形式来说,它不是“山野之曲",而是“里巷之曲",是一代代姑娘们集体不断创作的结晶。
在乞巧的过程中,除举行个人“针线卜巧"外,还要在七月初七晚,举行集体“照瓣卜巧"。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问自己的巧拙、祸福,俗称“照花瓣"。
照瓣卜巧举行后,意味着乞巧活动即将结束。此时,姑娘们怀着惜别的心情,抓紧送巧前仅剩的一段时间尽情唱巧。直至把所有乞巧歌曲反复唱到尽兴为止。深夜12时左右,乞巧组织者宣布送巧仪式开始,姑娘们分站神桌两旁,齐唱《送巧歌》。至此,西和地区一年一度的传统乞巧活动落下帷幕。
倾力打造走向全国的金字招牌
源远流长的乞巧文化,已成为西和县一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西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的乞巧节民俗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与其所在特殊地域文化不无关系。"有专家说,这里作为秦文化和周文化的交汇之处,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多一些,它是星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得以保存至今。
正因如此,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乞巧节"被增补录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以此为契机,西和县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节会上,通过大型民俗文艺演出、乞巧文化动漫展播、山歌比赛等活动,全方位展现独具魅力的乞巧文化。
近年来,西和县围绕境内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文化资源和仇池山、晚霞湖、云华山等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
同时,当地有关部门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西和乞巧歌》等珍贵的文史资料,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女儿国》在央视播出,创作了民俗秦腔剧《七月七》、民俗歌舞剧《乞巧情》。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节"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和县还以姜席镇、石堡、长道、稍峪等乡镇为核心,以晚霞湖为龙头,修建巧娘娘雕像、乞巧文化墙、乞巧文化展馆,开发乞巧旅游线路和乞巧文化产品,使乞巧文化品牌和知名度全面提高。
目前,西和县乞巧文化生态文明长廊建设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已经完成,按照秦汉风格统一打造的谢庄、姜窑等环晚霞湖乞巧民俗村、乞巧文化生态园和星级农家乐已开门迎客。
毋庸置疑,这些都为西和乞巧节走向全国、乞巧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乞巧女儿节名至实归
借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好机遇,西和县将全面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国乞巧女儿节"。
从2013年起到2020年,西和县将紧紧围绕申报国家级乞巧节会,依托乡镇文化站所、农村文化大院,创建乞巧文化研究会和乞巧民俗文化传习所,培养乞巧民俗文化传承人,修建乞巧文化广场、乞巧文化生态园,打造乞巧民俗文化旅游风情线,修建乞巧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乞巧民俗文化生态保护村,修建乞巧民俗文化博物馆,全方位提升乞巧文化的对外影响力。
一种文化,不仅要有文化传承的时间、范围、参与人数和文化载体,更要有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的空间。为此,西和县按照2013年中国民协“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安排,于8月7日在北京举办“中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从学术领域探讨乞巧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价值。
与此同时,西和县开通了“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网站,开展了拍摄乞巧电视宣传片、乞巧微电影、改编乞巧动漫、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等系列活动,出版了《西和七夕节》《牛女传说与七夕风俗的传播与分化研究》等乞巧文化研究著作以及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学术观点文集,这些为提升西和乞巧民俗的影响力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成为国内重要的民俗节日并走出国门奠定了基础。
在高峰论坛之前,西和县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西和观摩乞巧民俗展演活动,观看以乞巧民俗为主要内容的西和民俗歌舞节目,为乞巧文化开拓更加深远的传承保护空间。
一段段传唱千年的乞巧歌曲,带着西和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遐想,让西和乞巧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乞巧女儿节"。(文/甘肃日报 周者军)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