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都爱购物,也常自嘲为“购物狂”。可是,有一种“购物狂”却和过度消费是两回事,有这种病态性购物行为的人,想要的不是商品,而是买的行为。
不买难受买了后悔
美国有不少这样的“购物狂”。每到周末,她们就会特别兴奋。她们疯狂采购,满载而归,但对自己的“战利品”却极少有满意的。她们的衣柜里堆满了没摘掉标签,甚至没打开包装的新衣、手提袋。她们数次刷爆信用卡,欠下的卡债,让旁人都感到“恐慌”。
心理专家分析说,如果一个人不是因为需要某些商品而疯狂购物,那可能是得了一种病态性心理疾病。“购物狂”对商品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当她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就会特别的冲动,哪怕是对自己来说毫无用处或者是重复购买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如果看见了不买,心里就会堵得慌,但往往买了之后又后悔。如果是透支消费,还会有罪恶感而变得焦虑不安。
病态购物行为,不仅可能带来经济负担、影响到家人和朋友的关系,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美国已有1000万人患有类似购物狂的精神障碍,而韩国和台湾地区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因透支信用卡成为负债累累的“卡奴”。
购物狂男处境更窘迫
虽然说女性容易疯狂购物,在过度消费的个案当中,也有一半的男性购物狂成了求助者,因为男士们爱面子,一般的过度消费项目以服务性质如吃喝玩乐居多,不少人喜欢“请客”,认为是有面子的表现;另外是收藏昂贵的心头好,如模型、绝版古典CD、限量版衣饰等。但他们一般是家中的经济支柱,经济状况较为紧张,若负债便容易令个人财务问题爆破;女士欠债,可能较易得到家人、丈夫、男友支援。
物质父母打造购物狂
物欲强劲的城市,生活成本也相对攀高,不少人表面看是“富翁”,但实际上却是“负翁”,很多人却以为没有“行头”会低人一等,但病态的疯狂购物之后,往往换来的却是越买越空虚的结果。最初以为购物可以令心灵满足,但当买至失控、满屋都是杂物、债台高垒、家人因而责难,最终令当事人自我形象更低,为自己欠缺自治能力而内疚不已。经济发展以后,许多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父母因为自己小的时候得不到太多的物质,更觉得让自己的孩子有较好的物质享受是所有童年人的愿望,有人则因没时间照顾小孩而想以物质弥补。然而,将来这班年轻人成长后,对物欲的自制能力会大大减低,可以预期过度消费会更趋严重。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