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大召开’这条微博在网民中引起高度关注,有网友点赞,也有网友留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在昨天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闭幕式上的发言,让严肃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北京大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传播的最早策源地和重要阵地,也是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现场。中国,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邀集各国同道,主办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会议主题耐人寻味——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发展。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20多年之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何在?它将如何继续影响人类命运?本报记者专访与会国内外知名马克思主义专家。
看见中国,就看见马克思主义的成功
在每个分论坛的发言中,“中国”都是高频词。
国外学者深感兴趣的是:今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了不仅是理论层面更是实践层面的成功;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继续贯穿于每一项改革之中,并随之不断创新发展。
本报智库专家、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本次大会。谢春涛在接受钱报记者专访时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而且建设改革都取得了成功。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功是客观事实。
谢春涛说,中国共产党人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本源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也没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今天起码继承了马列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观、方法论没有变,这不存在过时的问题;二是根本的价值观没有变,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人平等,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这个价值观是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真心认同的。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根本政治立场没有变。
谢春涛说,当今世界,打社会主义旗号的政党很多,甚至比打资本主义旗号的政党多。为什么那么多政党打社会主义的旗号?因为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旗号对老百姓更具有吸引力,他们要用这个争取民心。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马克思曾被评为“千年思想家”,不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网民评的,而是欧洲人评的,这说明马克思包括他的学说至今在欧洲、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很多具体的东西,因为国情不同,新的时代特征不同,丰富了、发展了,也可以说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特定内涵。
放眼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仍在发展
中国的发展不仅聚焦着世界的目光,更吸引着思想的碰撞。
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及政治学讲座教授,中国研究专家,他熟悉中文,还给自己取了个中文雅名马若德。
会后,他在接受钱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等的深刻影响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提出了深受人民欢迎的“中国梦”,今天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同时也要对绿色发展有更多关注。
麦克法夸尔说,这次大会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否则很有可能马克思主义只能限制在少数几个国家而不能够联合各个国家的大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的成功,也许会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产生吸引力。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布罗夫,同样也会说流畅的中文。布罗夫告诉记者,前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不再是官方意识形态,但马克思主义研究并没有终结,仍有较多学术力量。
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舍甫琴科的观点在国外学者中颇具代表性。她认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指南,为人类未来实践展示了光明的方向,而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更有利于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程恩富认为:全球化有正负两面性。马克思主义不光要中国化,更要国际化。各个国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
北大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说,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多为学院派,在“坐而论道”中也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见解。我们与之明显不同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用“化中国”来解决中国问题,“中国化”又为下一个“化中国”提供新台阶。
达成共识,直面人类发展的尖锐问题
1995年首届法国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召开时,中国学者因种种原因无一参加。从第二届起,中国声音开始出现,第五届、第六届还安排了“中国日”专场。令顾海良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主席雅克·比岱曾对他说:“中国不只该参加马克思主义大会,更应该自己来办。”
今天,是到了中国主办大会的时候了。十年过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底气十足地向世界发出邀约。
“中国学界应该主动搭建平台,向国际学界阐释中国的发展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从而扩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蚌珠疾呼。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主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想法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教授顾海良在大会闭幕时,发表“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共识称,“我们倡议,面对各种误解、非议和挑战,马克思主义者需要直面人类发展的尖锐问题,高扬马克思主义者固有的批判精神与变革意识,在对现实问题做出创造性回应中实现重大的理论突破。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推向新境界,这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践行者的神圣责任。”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