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寒冬时节,走进漳县金钟镇看治坡村,田野上机声隆隆,挖药机把黄芪挖出,农民们捡药。当归、党参田里,村民们挖着药,农家 院里晒满了药,处处是药材丰收的景象。
漳县有中药材资源440种,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商客的青睐。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县上按照“公司带动,连片发展,整体推动”的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的推广种植模式,药材种植面积达1.65万亩,其中当归育苗0.98万亩。今年全县建立当归,党参、黄芪等种籽标准化基地2500亩,种苗标准化基地4500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14个,达5万亩。
通过企业、合作社带动建成中药材粗加工点6个。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引导药农推广应用党参、当归、红(黄)芪等当地药材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中药材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大草滩镇石咀沟村这几年药材发展的特别好,家家都种植几十亩当归、黄芪、党参,成立了12个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也好,带动了全村的收入。农民雷景文家里有7口人,一家人种植药材非常辛苦,但收入好,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路。“今年雨水多,药材长势好,我家种植的20多亩黄芪,当归,按当前市场价,药材能卖十四五万元。收购、加工黄芪片,加工6吨,收入20多万元,这都是党的好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幸福生活。
"农民雷景文高兴地说。制定药材V发展规划,党参、黄芪、红芪等药材在三岔、武当,马泉,武阳等浅山区,半干旱山区,以紫胡为主的二阴山区。马泉乡陈家咀村田间地头,农民们正采挖药材,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全乡2万多亩中药材迎来了丰收季节,一台台挖药机在忙碌。技术人员驾驶机械将药材挖起筛出地面,农民们捡拾,大山里处处飘香着药材味。陈家咀村农民漆想军介绍说,今年种了10亩党参,挖出了一部分,还剩一些。
今早上,叫来了合作社的挖药车,再有一个多小时就把这两亩半挖完了。目前,党参价钱不错,今年的产量也挺好。 县上高度中药材产业发展,政府引导,科学规划,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狠抓中药材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举办科技培训班,传授农业新技术,严把药材选种,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提高了中药材的品质。
同时,扶持建成了中药材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佛慈中药材经营有限公司等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提高了中药材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带动农民靠药材致富。据统计,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年产中药材3800万。年产值4亿多元,农民人均中药材产业收入1400多元。
通联:漳县融媒体中心何继强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