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漳县讯 近年来,漳县三岔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和美画卷。
一是注重政策宣传,树立团结意识。人心齐,泰山移,民族工作重在交心。三岔镇党委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为目标,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多次承办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投资3万多元建成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组织群众定期开展政策宣讲、科普宣传以及文化娱乐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辖区各单位、学校、村社积极参与,通过宣讲、张贴海报、电子屏、悬挂横幅及短视频、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谋幸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为全县创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助力。
二是注重团结引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有志者,事竟成,民族工作重在基层。三岔镇党委切实将党建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助推乡村振兴。立足全县“川河经济带”建设,打破区域壁垒,组建产业带(片区)党委,实施示范引领攻坚行动,不断激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各级党员干部身先事卒,守土担责,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推进移风易俗、美化人居环境,全力奔赴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正在一步步把各族群众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三是注重产业带动,拓宽增收渠道。一业兴,百业旺,民族工作重在行动。三岔镇党委政府把产业发展作为各族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充分调研,科学论证,通过召开田间会、圆桌会、板凳会等形式,听取各族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确立了具有三岔地域特色的中药材、食用菌、高原夏菜、沙棘加工、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建成淫羊霍标准化繁育基地1处,食用菌产业园1处,花卉港1处,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涌现出了鑫源菌业、艾康沙棘、烟坡神龙谷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全镇各族群众增收致富。马丽和张素木系三岔镇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通过培训在食用菌基地菌棒厂开叉车,月收入4500元。在三岔镇食用菌产业园内,还有10多位少数民族妇女和50多位汉族妇女一起常年在基地务工,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同时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这一契机,加大全镇劳务输出,多渠道提升群众收入,全年共组织输出劳动力5400多人,人均劳务收入2万元以上。
四是注重排忧解难,促进社会和谐。天下事,和为贵,民族工作重在平时。三岔镇党委政府旨在为全镇各族群众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把构建平安和谐的三岔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利用节假日走访慰问各族困难群众,给予困难群众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联系相关部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少数民族儿童随家长迁居三岔,上学成了问题,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教育部门落实学籍。镇区从事商贸和养殖的少数民族群众常常为大规模发展资金发愁,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银行,为他们发放产业贷款,帮助他们壮大发展规模。回族群众马义军的孙子被火烧伤,镇党委政府得知后,协调卫生院用救护车将其转入县医院进行治疗,出院后到家里慰问看望,并依据政策给予临时救助。
今天的三岔镇,地理环境优越,市场贸易繁荣,社会和谐稳定,各族群众在这里和谐共处,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漳县西部创业安居的热土。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