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定西市

漳县三岔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9-14 01:33:05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赵小春点击:

中国甘肃在线漳县讯 近年来,漳县三岔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大力解决各类难点堵点,改善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提升群众满意度,逐步构建乡风文明新乡村

nEO_IMG_图片18.jpg

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三岔把选树典型作为强化示范引领、助推移风易俗的有效抓手,通过调查摸底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在全营造了人人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对全乡贤能人、风水先生、红娘、红白事主事人等进行详细摸底登记,建立了工作台账,对排摸出的67人,在年初组织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定期评选表彰移风易俗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树立移风易俗标杆,并在“三岔镇”微信公众号进行报道,深受群众好评。今年上半年评选出“最美庭院”家庭6户、五星级文明户5户、“好婆婆、好媳妇”8人、乡村振兴示范户4户、“三岔好人”2人。今年“5·1”前举办了三岔镇“精神文明建设及移风易俗”主题征文比赛,收到社会各界参赛作品68件,并在三岔镇微信公众号开设征文比赛优秀作品专栏,奖获奖的6件作品进行展播,并将获奖的优秀选手和优秀文艺作品纳入文明实践宣讲团,全镇进行巡回宣讲。今年6月以全镇真实人物为原型,拍摄了移风易俗微电影“幸福不是彩礼”,在多个媒体平台上进行展播得到群众一致好评。群众自主自愿签订抵制高价彩礼承诺书8000多份。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全镇共报备红白事68起。

nEO_IMG_图片19.jpg

繁荣文艺助推精神文明。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拓宽学习平台,三岔镇利用农家书屋、红色教育讲堂、新媒体线上宣传等,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建立完善了全镇民间艺人、文艺骨干、社会表演、户外运动等团体,深入挖掘文化元素,围绕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大精神创作文艺作品,汇编和整理了《三岔唢呐》《三岔社火曲》和《三岔民间传说故事集》等地方特色文化书籍创作了《上花轿》《我想对你说》移风易俗和乡村振兴题材的秧歌剧本4本精心推出《党把恩情送农村》等优秀社火节目,收集民间秧歌词曲40多首,编撰成书,组织民间艺人、文艺骨干和体育队开展文艺活动4次。全镇12个农家书屋通过“讲一个红色故事、读一本党史书籍、唱一首红色歌曲、组织一场红色演讲会”等多措并举“悦”书香,打造红色“加油站”。

nEO_IMG_图片20.jpg 

文旅发展促产业振兴。坚持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融合互促,立足于“一河两带”,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各方项目资金,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内引外联,引进三岔镇食用菌产业园。目前,全镇食用菌产业基地面积达720多亩,年产木耳50万斤,带动全县7个乡镇8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年产值达到6000多万元。建成甜黄瓜、芦笋、辣椒等蔬菜种植基地3000亩、设施大棚45座。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00多亩,产量达到1万多吨,产值1000多万元。实现“农业园区化,产业规模化,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吴家门、瓦舍沟、王家门、黄土坡等村为试验基地种植万寿菊形成特色“花田”产业,实现“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吴家门村探索打造“五巷两场一泉一站台”的整体格局,把生态环境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乡村旅游发展上来。依托“古十景”讲好三岔故事,为美丽三岔、文明三岔赋予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能。通过“党建+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以“昨园”为核心,九居谷和神龙谷为两翼的乡村旅游新格局,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镇一品牌”。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