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州快报 > 嘉峪关市

文化大旗风猎猎——嘉峪关市文化工作综述

时间:2016-09-22 16:24:51来源:中国甘肃在线编辑:杨江峰点击:

文化,是发展的血脉。文化,是幸福的源泉。

  我市立足“文化强市”战略,把繁荣文化发展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产业春潮涌动,全市文化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文化阳光遍洒城乡

  走在雄关城乡的大街小巷,一股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广场上,文艺演出轮番登场,精彩连连;社区活动中心,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抒发豪情;图书馆、农家书屋里,人们惬意阅读,争相汲取文化营养……

  “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会议上强调。

  “文化民生”风生水起,让文化的阳光遍洒城乡,我市将文化惠民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城乡文化设施全面升级。目前,我市建成21个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3个城市社区书屋、6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10个电子阅报栏。“15分钟文化活动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氧吧”。在三镇,建成了20个“农家书屋”,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了村级文化活动室17个、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13个。率先在全省建成了覆盖全市17个行政村的“乡村舞台”。在文殊镇文殊村、河口村,峪泉镇黄草营村,新城镇野麻湾村4个行政村建成了“一台两廊三亭四榜”的标准化农村文化大院。

  文化,浸润着百姓生活。文化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依托文化阵地,“同享读书之乐·共建书香雄关”全民阅读主题活动;“文化三下乡”、“非遗进农村”、“文化惠民月”、 “文化五进”系列活动;“雄关大舞台”、“雄关大展厅”、“雄关大讲堂”三大品牌活动及“一村一戏”送戏下乡、“低收入家庭免费培训”、“民俗雄关——非物质文化展演”、 “文化精准扶贫——志愿者入村”等一系列亲民惠民的文化活动在雄关遍地开花。

  为了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我市创新启动了“文化精准扶贫——志愿者入村、入社区工程”,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询”长效机制,推出“菜单式”文化服务,在全市范围内选拔17名文化志愿者、3名艺术督导赴全市17个行政村、30个社区进行文化文艺辅导指导。

  被群众称为“没有围墙的舞台剧场”的“乡村舞台”,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农民朋友展示自我的平台。作为“乡村舞台”的延伸和更高级形式的“雄关大舞台”,一经举办,便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咱家门口的‘星光大道’”。“雄关大舞台”采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服务百姓的运作模式,活动实行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参与,坚持常态化每周演出,已经成为我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

  文化艺术硕果满枝

  2016年5月7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了我市作家胡美英的散文《嘉峪关,海子里的城》,这是继我市作家江长胜、胡杨等之后时隔多年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表的嘉峪关题材的文学作品。

  2015年9月,我市画家韩旭的油画作品《敦煌》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这是近年来我市美术工作者在国家级美展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以更多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市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我市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肩负使命光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用笔墨,用镜头,用音符,反映时代精神、描绘美好生活、赞誉先进典型、抒发人民心曲。

  长篇小说《核盾》,诗集《聆听乡村的寂静》,散文集《记忆的背包》,书法理论专著《仰望王铎》等书籍出版,多篇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诗刊》《飞天》《甘肃日报》《散文百家》等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儿童动漫文学《洛克王国神宠传说》发行量过百万册。由市文联主编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嘉峪关,诗意的栖居》,一经问世便获得如潮好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文艺工作者共创作和发表各类文艺作品10000余件,成书60余部,电视专题片15部。由我市戏剧家协会和市秦剧团创排的独具地域特色的首部大型秦腔剧目《北漠尘清》,在全省46部原创剧目遴选中,荣获甘肃省优秀剧目,填补了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的48字箴言,我市新闻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传播雄关好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共振汇聚力量,演绎大美雄关。

  我市新闻媒体聚焦伟大发展,置身火热实践,呈现精彩雄关,重磅报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市重点工作,全方位宣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圆满完成重大项目观摩报道等多项任务。

  《打造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文化产业添锦绣》《传承创新华夏文明,建设特色文化强市》《发展循环经济,助力转型跨越》等一大批稿件、栏目,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鼓与呼。坚持“三贴近”,践行“走转改”,做有温度的新闻,新闻工作者走农家,进企业,下大力气到基层“抓活鱼”,《小支部撬动大发展》《脱下戎装也是兵》《闫老师的一天》《土地流转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等一篇篇接地气的稿件、栏目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市有50余篇新闻作品获得甘肃新闻奖。

  提高主流舆论覆盖面与影响力,我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开通《嘉峪关日报》《雄关周末》电子报,实现嘉峪关新闻网改版,打造“嘉峪关新闻网”和“嘉峪关日报”两个微信公众号品牌,开通“头条号”。2015年,《嘉峪关日报》全年制作嘉峪关新闻网和日报微信各251期,推送稿件2000多篇,阅读量90多万人次。

  嘉峪关新闻网头条号自2015年5月份开通以来,日平均阅读量为2100多人次,累计阅读量达到112万次,月活跃粉丝数达到800多人。嘉峪关广播电视台利用影视在线网站、0937tv.com手机app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跟踪报道全市焦点、热点事件、策划发起一系列网络活动、强化微信舆论监督等形式,扩大和提升了新媒体的影响力。

  文化产业春潮涌动

  今年“五一”,家住兰州的张文轩先生驾车带着父母、妻儿来到嘉峪关,玩方特、赏关城、逛孔雀苑、游东湖、吃羊肉串,一家人在嘉峪关满满当当玩了三天,非常开心尽兴。“‘丝绸之路黄金段、戈壁明珠嘉峪关’,这是一个充满古道神韵与现代文明的灵秀之地。”张先生说他不虚此行。

  这样的好评源自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大产业拉动大发展。在立足和突出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我市深挖本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发挥特色、借力发展与合作开发三个途径,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增强文化的拉动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嘉峪关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首先要做好保护和传承,让它‘有中生辉’。”市委书记柳鹏说。

  我市立足文化旅游和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全面挖掘开发与丝绸之路相关联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民俗艺术等存量文化旅游资源,实施了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南湖文化生态园、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文化公园、嘉峪关戈壁大峡谷景区等文化产业项目。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目前关城本体保护维修已完工。

  借助外力,我市引进了深圳华强集团、甘肃中贸集团等知名文化企业,启动建设嘉峪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观礼古镇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综合景区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无中生有”做出了文化旅游发展的好文章。

  紧紧围绕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这一载体,我市加强与河西走廊沿线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肃南县合作,对“七一”冰川、文殊寺旅游景区进行联合开发;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与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城市之间的合作交流,努力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要欢乐,来方特”。省列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嘉峪关方特欢乐世界,总投资22亿元,包括18个主题区和200多个主题项目,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主题游乐园。自去年4月28日开园至今,嘉峪关方特累计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达到1001634人次。

  乘着“方特效应”的强劲东风,2015年8月,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项目在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对面开工建设。项目立足“精品丝路、绚丽甘肃”,以丝路文化、长城文化、华夏历史文化、边塞古城文化等为创意基础,是拟建的国内唯一一家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公园。预计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带动就业8000人左右,年收入6亿元左右,将与方特欢乐世界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同时与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方特欢乐世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使嘉峪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巨大的“聚合效应”,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以方特欢乐世界为龙头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力带动,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7.3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方特欢乐世界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近70%,对GDP增长的贡献为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1.8∶73.8∶24.4调整到2.2∶57.1∶40.7,第三产业占比超过四成,较“十一五”末提高16.3个百分点,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标志着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一钢独大”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产业结构正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调整。

  文化品牌享誉内外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培育文化品牌,是我市推进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立足市场的前提下,我市精心打造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节会、文化活动和产业品牌,在品牌的带动下,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让我用一句话表达对嘉峪关的感受,那就是: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嘉峪关既有伟岸壮丽的天下第一雄关,又有湖泊湿地、葡萄美酒,古代与现代交织,豪放与婉约相融,古典与时尚并存,是个旅游观光和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国际旅游投资协会副会长、教授、博士刘峰在来嘉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为宣传推广文化旅游业,我市以打造品牌节会为突破点,打造了一批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节会、文化活动和产业品牌。成功承办了十届国际铁人三项赛、四届国际航空滑翔节和两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及系列活动、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暨第五届甘肃省文博会、国际短片电影展等一批重大节会活动;依托悬壁长城和滑雪场举办了首届全国山地竞速挑战赛,依托中华孔雀苑举办了长城国际音乐文化节;连续两年举办了嘉峪关市奇石文化旅游节等,在品牌的带动下,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国内外旅游观光者纷至沓来。

  雄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注定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勤劳智慧的雄关人正在用善舞的长袖,舞出一个属于文化、属于发展的绚丽春天。(来源:每日甘肃网)

相关文章
中国甘肃在线关于我们|媒体合作|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 友链申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 中国甘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