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兴正在挑拣百合
时间:2018年3月12日天气:晴
“康明兴等一些80后小伙子,是我们村小伙子里靠勤劳坚持而脱贫致富的榜样。”3月12日,晴空万里,暖意融融,我们“脱贫攻坚决胜小康”采访小组才感叹着兰州直接由冬季过渡到夏季,20多分钟车程就来到了距离市区20公里的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青岗村,已经熟识的村支书赵庆邦告诉我们,致富路上,榜样的示范作用不可忽视。
七道梁,曾是兰州、临夏和临洮人都熟知的交通险要,也是兰州南出口的必经之道,过去沿线山大沟深的村镇发展缓慢、经济滞后。现在,随着高速公路的畅通,七道梁交通险要已经渐渐被人们淡忘。但是,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七里河区,在脱贫路上,七道梁沿线所辖的村镇,依然是党委政府关注和攻坚的重点区域。这也是我们关注青岗村、走近采访康明兴的动力之源。
还在村委会的时候,占地约7亩的新办公阵地、村广场让人耳目一新,凸显着快速发展的痕迹。在村广场上,用一大张红纸张贴公示的“青岗村社火队财务表”里,太平鼓、锣、狮子、小旗等各项修缮和新购项目,以及企业、个体户捐赠的金额2000、3000乃至5000元金额,从侧面凸显着村经济文化的欣欣向荣。在听到赵庆邦的介绍后,我们急切地要求马上采访已经坚守百合产业20多年的80后致富榜样康明兴。
从村委会出来没走几步,就到了对面不远的“兰州金龙蔬菜合作社”,一栋二层小楼,外表似乎是农家住宅,走近细看才知,一楼是冷库,二楼是加工车间和办公场所。“欢迎大家,欢迎大家。”还没到车间,一个精明的小伙子迎面而来,似乎不善言辞,也是村支书已经告诉他记者要来,有些羞涩。带领大家进入车间,工人正在加工真空包装鲜百合,已经包装好的一篮篮百合洁白如玉,整齐排列。
从车间出来后来到办公室,康明兴就和我们拉开了话匣子。“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百合种植、加工、销售,也赚过钱、也赔过本,近几年基本稳定……”康明兴告诉我们,刚开始,家在兰州百合主产地,也大量种百合,1998年初中毕业后,他就结下了百合缘,为了打开销路,跑广州、深圳、厦门、上海,几乎所有沿海和发达的地方跑遍了,两三年内积累了客户,也从自销过渡到自种、收购、销售的扩大发展,总之是赚了一些。
“到2001年亏了个一塌糊涂,好几个和自己同时起步的伙伴都放弃了、改行了。”康明兴告诉我们,伴随着兰州百合产业的起起伏伏,他也经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大风大浪。到2004年,他建起了第一期冷库,告别了以前租用冷库的时代,迈进了作坊式企业发展,之后逐渐步入正轨,冷库又扩建了一次,目前冷库容积达到170立方米,百合收购也由自己既当老板又当工人,开三马子、客货车收购过渡到雇用别人车辆收购,自己专心当好老板,车间里淡季两三个工人,旺季七八个工人……
“工人都是村里的熟人,月工资在4000多元以上。”康明兴说,现在虽然依然是作坊式企业,但是一切都是按正规企业规范来运作,不敢盲目扩张是因为“船小好掉头”,包括百合产业在内的农业风险不是一家一户可以抵抗的,希望政府部门既要加强兰州百合的品牌培育和宣传,更要成立集团化发展,让镇上和他一样的300多个作坊式百合经营户有强大的靠山。
从康明兴的百合作坊出来,旁边就是他家,青岗村一个标准的农家大院,我们进入小院后看到,主房是一座小二楼,还有两面平房和一个大花园,包括小二楼在内的房屋都有些年份了,似乎近年没有面貌上明显的发展。
“今年打算把房子装修和粉刷一下,前几年在市区买了一套房,位置偏也便宜,为了娃娃上学方便,前年在西站又按揭了一套,私家车也换了一辆更好的……。”康明兴毫不保留自己家庭的发展,又一次告诉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宏观扶持和引导。“中间环节所获利润比种植户和百合企业的利润要高很多。”他说,这两年,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和百合价格相对稳定,但是种植户和本地经销企业风险依然存在,这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当天的采访中,村支书赵庆邦介绍,青岗村483户、2187人,共有耕地4124亩,人均耕地1.9亩,农业支柱产业为百合种植为主,附加小麦、玉米、洋芋种植,另外依托靠城近优势,以劳务经济加快发展,村里常年有200人左右在市区务工。2015年全村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36户130人,到2018年,剩余9户31人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2017年村人均收入1.8万元,虽说在脱贫路上不拖全区全市后腿,但要保证大多数人持续发展奔小康、一些脱贫户不返贫,困难依然不容忽视,今后,在自身奋斗努力外,村里还是希望依托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大做强百合产业,同时依托扶持式培训和成立家政公司的方向,做精做细劳务经济,早日同步小康。(全媒体记者柴希中王忠德杨文豪张珍文/图)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村里小伙的致富榜样——八零后康明兴精心务劳百合二十年奔小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