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位于“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区间,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各民族东西往来,经黄河渡口抵安宁,聚集了很多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居住、耕地经商,生生不息。目前,辖区内有少数民族常住和流动人口约2.2万人,涵盖回族、藏族、东乡族、满族、裕固族等41个少数民族,其中,驻区高校少数民族师生约1.1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民族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战略性任务、基础性事业、生命线工程认识和对待,坚持“一线五化三融合”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宁特色、符合少数民族特点、体现各族人民意愿的团结发展道路。
坚持一条主线,让民族团结意识根植于心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深化拓展创建内容和形式,通过“五个引领”(即:党建引领、“十大工程”引领、广泛宣传引领、示范典型引领、民族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的观念已牢牢扎根于全区各族群众的内心,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安宁的热土上绽放出绚烂光彩。
坚持“五化”创建,把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2020年,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开展以来,安宁区坚持“五化”创建思路,动员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参与,形成整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良好态势。一是安排部署精细化。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建立“周计划、月总结”和信息上报机制,形成了“区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推动落实标准化。紧扣中央和省、市创建测评指标,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三是宣传教育网格化。在全省第17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举办安宁区2020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和“安宁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展”。各街道、各部门采取多方位、全覆盖的方式,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主题鲜明、有特色、接地气的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延伸至辖区单位、社区、街巷、企业、宗教活动场所、居民小区、社会组织等,实现了网格化民族团结共建、资源共享、多点发力、各方协作的大格局,形成全民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亮点打造特色化。立足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成立“安宁区校地统战联盟”,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西部少数民族权利研究中心,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染缬文化馆等特色亮点,打造“安宁区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实践基地”。切实发挥高校专家学者在民族工作方面的理论和学术成果优势,为安宁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合力。五是服务群众人文化。帮助民族企业搭建市场平台,积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少数民族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补贴政策,在重点街道、社区建立“一家一站一中心”(即:少数民族之家、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站、少数民族服务中心),通过争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和再就业等救助手段开展帮扶行动,逐步建立了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坚持“三个融合”,与重点工作形成同创共促
全区各级各部门立足实际,紧扣开展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把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一是与重点工作相融合。坚持把创建工作融入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认真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大气力排查化解各类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融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同步进行宣传,同步搭建平台,同步开展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做到创城为创建助力,创建为创城添彩。三是与总体部署相融合。抢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的历史机遇,紧盯市、区两级示范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贯彻精神不打折扣,认真履职不辱使命,服务大局不讲条件,奋勇争先不怕困难,以示范市创建引领示范区创建,以示范区创建助力示范市创建,实现双向发力、同创共促。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