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门口咋又放了一把香椿芽,不知道是不是何奶奶拿过来的”,帮扶队员高江波和翟小灵很疑惑,队长杨军也很纳闷,“这段时间他们经常拿东西过来,但是我们必须严格执行驻村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走,把香椿芽放下,把钱给拿过去吧。”崖角村活动室门口时不时出现的蔬菜,对于旁人来说也许值不了几个钱,但是对崖角村帮扶工作队三人,却是村民的一片真心,是对自己帮扶工作的肯定。
崖角村帮扶工作队通过调整优化,组成了60后、80后、90后这样年龄悬殊却又充满战斗力的队伍,从2019年7月份驻村以来,工作队沉下心思、俯下身子,主动作为,切实发挥“六大员”作用,逐渐融入了崖角村大家庭。通过不懈努力村组环境持续得到美化,各项惠农政策的程序性、民主性逐渐得到落实,公开、公正、公平政策风气逐渐形成,产业引导得到群众认可,发展产业和务工的肯干精神逐渐凸显,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在付出艰辛的同时,收获了群众认可和深厚感情。
讲政策、摸实情,扶贫道路风雨兼程
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的基本情况,帮扶队3人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请进来”。分别将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请到村委会,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使工作队初步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二是“走出去”。为进一步了解村民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逐门逐户,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有选择性地重点访问了本村个体老板、种养能手、老党员、困难户等不同层次的村民代表,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通过深入的调查摸底,整理出当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变思路、抓产业,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在了解村情民意后,工作队梳理思路,充分认识到产业发展才是带动群众致富的必要手段。通过连续走访入户听取贫困户意见,同时邀请镇政府相关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后确定在庙山组依靠地理优势发展4000株花椒。但是由于疫情影响,村民没有资金投入,工作队三人便自掏腰包,采购4000株花椒用于扶持村民发展,并坚持现场指导载种,确保成活率。
针对全国大力扶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工作队动员贫困户积极入股陵江源专业育苗产业开发合作社和丰源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全村农户积极发展“三养一育”产业。丰源鑫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0户(其中贫困户19户)养殖中蜂120箱,带动5户贫困户发展羊肚菌15亩;陵江源专业育苗产业开发合作社育苗200亩,其中红豆杉60亩,白皮松60亩,油松20亩,刺槐60亩,带动10户农户发展229亩蜜源植物,帮助群众实现了稳定增收。
捐农资、转劳力,助力疫情复工复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本是田间一片繁忙的景象,却由于疫情影响出现冷清。工作队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主动作为,积极与派出单位联系,通过争取,省检察院矿区分院为崖角村全村村民发放帮扶物资化肥155袋,向村内19户建档立卡户发放大米、食用油及面粉。县招商局为崖角村捐赠农用地膜60公斤,解决水管一盘。
了解到村里务工人员对疫情还有疑惑,工作队就入户进行思想开导,逐户摸排群众务工意愿,多渠道对接和宣传用工信息,大力宣传劳务输出优惠政策,帮助务工人员及时办理健康证明。
不怕苦、不怕累,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工作队就是村干部,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卫生厕所修建、黑房子整治、群众矛盾调解、塌方道路清理……“杨书记,我没面粉吃了,能不能带我去趟镇上买袋面粉”,“小高,我肚子不舒服,能不能麻烦送我去一下镇上卫生院”,是的,就算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小事也能看到他们的背影,还有脸上的笑容和汗水。记得今年原本计划春节长假后就及时回村,却被疫情影响,导致工作队三人只能在家等候通知。工作队三人看着疫情的严峻形势,心急如焚,只能在群里随时关注动态,宣传防控知识。在接到明确通知可以进村开展工作后,工作队立刻召开视频会议,确定由两当当地队员翟小灵迅速返回村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余两名外地同志及时返回后按要求隔离,隔离期满后正常开展工作。就这样,从开始的一个人到后面的三个人,每天背着喷雾器走遍了崖角村的每个角落,针对隔离人员还及时送去了生活用品,并进行情绪安抚。
“杨书记,你们要是能一直呆在我们村就好了,”临走时,何奶奶感慨的说到。
两当县站儿巷镇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