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武都讯(通讯员 王雯)近年来,武都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并行、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用“绿水青山”的好牌打出了“金山银山”的成果。
武都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区),也是全省贫困村最多、贫困面最大的县(区)。为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全区上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培育农特产品加工、现代制药等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绿色、有机、无污染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了绿色经济发展效益,拉动了一产提质增效,引领了二产转型发展,实现了三产多元发展,开启了武都区绿色发展新征程。目前,实现了武都花椒面积、产量、产值、品质全国四个第一,油橄榄产量、产值全国第一,核桃面积、产量、产值位居全国前列。现在全区已栽植花椒100万亩、核桃50万亩,发展油橄榄60万亩、茶叶3万亩,种植中药材20.3亩,育苗10000亩。近两年武都区发展林下生态散养鸡90万只,中蜂饲养5.67万箱。在319个贫困村组建带贫合作社675家,村集体积累达到748.41万元,村均2.35万元。林下经济收入人均达1500元左右,已成为武都人民真正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
退耕还林扶贫
武都区坚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按照农民意愿,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重栽植以花椒、油橄榄、核桃、茶叶、木龙头、香椿、板栗等经济树种。特别是在不适宜发展花椒、油橄榄、核桃产业的高寒阴湿区的隆兴、黄坪、鱼龙三个乡镇,借助退耕还林着重发展香椿、木龙头、板栗,培育了贫困村村村有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宽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增收渠道,助推了生态扶贫。
林业产业扶贫
全区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整合投入,积极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发展生态产业实现增收脱贫,依靠生态产业增加贫困户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按照“川坝蔬菜油橄榄、半山椒果、高山药材”的生态产业规划,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增收致富路。在产业扶贫中继续发展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经济林果的同时,大力栽植无刺花椒、香椿、乌龙头、无花果、猕猴桃、梭罗果、板栗等树种,有效破解了部分贫困片区不宜发展我区主导产业的瓶颈,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全区林果产业创造了经验、探索了路子。截止2019年底,全区累计发展经济林果总面积200余万亩,贫困村群众收入的80%来自或依托于特色经济林产业。
政策性生态护林员扶贫
近几年来,武都区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专项资金,使当地有劳动力的部分贫困人员转为专业植树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采取“县统筹、乡镇聘、村管理”的模式,依照“公开、公正、公平、精准、自愿、择优”原则和“公告、申报、审核、考察、评定、公示、聘用”程序严格组织开展了人员选聘,最大限度吸收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上实现就业增收,生态护林员既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又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的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
造林绿化劳务扶贫
武都区强势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明确将造林绿化工程向贫困村倾斜、造林施工队伍尽可能雇佣本地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来增加贫困群众的收益。在造林环节,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重点推广了租地造林、股份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等10种造林模式。农户通过出租土地、入股分红、打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在新造林管护环节,推广聘请专业栽植护林公司的模式,加强造林工程管护,在确保新栽植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成活的前提下,尽可能聘用贫困群众参与新造林的日常管护,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乡村旅游助推生态扶贫
近年来武都区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目前,全区生态观光、休闲养生、农事体验、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已成规模,其中安化米仓映月观光、池坝红土道高原草甸、裕河茶马特色小镇、坪垭藏族风情小镇等已小有名气。2019年武都区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66.2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26.6%,有力助推了全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旅游已成为武都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一项富民产业。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