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徽县讯(通讯员 剡文斌)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和实践者,今年以来,徽县虞关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按照“三城五地”建设要求,结合虞关乡立地条件和自然资源,提出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农村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条主线:聚焦产业富乡、生态宜乡、秀美靓乡、文旅名乡、善治强乡发展目标;奋力实施党建水平提升、特色产业增效、秀美虞关建设、乡村治理提效、民生福祉增进、干部能力提升六大行动的“1156”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小而精、精而美的现代化产居融合美丽乡镇典范。
打好“特色牌”,推动“产业兴”
虞关乡坚持把夯实党建基础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总开关”,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振兴的“硬实力”,牢记“两山”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延链补链发展精而专的特色山地农业。制定了“一江两山三基地”(一江:嘉陵江沿线马兰花种植、冷水养殖、食用菌培育特色观光产业线;两山:南北两山的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花椒种植等为主的山地特色产业片;三基地:中药材标准化示范种植加工基地、百亩马兰花观光基地、中蜂产品加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和“1234万”(着力破解蜂产品销售难题实现1万箱以上中蜂优质发展、延长中药产业链条实现2万亩中药材提质增效、建成一个年出栏3万头标准化生猪繁育基地带动全乡生猪养殖业稳步健康发展、努力使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户均收益超过4万元)的发展目标,今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两万亩,马兰花种植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许坝村中药材加工基地建成投产,徽县双兴农牧三期年出栏3万头规模化繁育基地开工建设,中蜂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冷水养殖基地扩容增效,“地下有药、地上有花、林中有果、空中有蜂、水中有鱼”成为虞关特色产业立体化、多元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聚焦“宜居美”,实现“乡村新”
虞关乡充分发挥党组织保障职能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的“加分项”,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共建秀美虞关。围绕“生态宜乡,秀美靓乡”目标,以国家级“卫生乡镇”创建为抓手,按照“一乡十村百里千家”秀美虞关建设思路,推进乡村建设“五大革命”,全乡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建成了镇区垃圾集中转运站和污水处理站;将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同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以镇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全乡13个村,积极开展环境“比美赛”,通过村村比、户户比、镇区单位相互比,在比中干,在干中学,在全乡掀起“脏、乱、差”整治热潮。积极发挥虞关村美丽庭院示范带动作用,全乡135个干净整洁的美丽庭院脱颖而出,众多村内“小盆景”汇聚成了全乡“大花园”;以“虞关人民早起十件事”为导向,积极倡导良好生活习惯,探索建立环境卫生网格化等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实现乡村由“一时净”变“时时净”,“一处美”变“处处美”。同时紧抓嘉陵江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机遇,深入挖掘乡域历史文化,建成开放虞关文化展览馆、穆坪农耕文化展览馆,打造五龙溪、纸房崖、迎客松等特色节点,与梁沟瀑布、龙山红崖等自然景观串珠成线,两环三线的乡村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一大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村庄脱颖而出,成为城市人向往的诗和远方。今年仅五一假期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旅游创收25万余元。
厚植“关爱情”,培育“新风尚”
虞关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提升乡村发展水平的“内驱力”,着力培养物质、精神双富足的时代新农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提效行动,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子,通过村党支部领导发挥团委、妇联、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先锋作用和红白理事会管理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开展“七好”评选及“致敬虞关最可爱的人”等系列活动,在各村最亮眼的地方,先进人物光荣登榜,引领形成人人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的良好新风尚,培育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一老一少一困”重点特殊群体的实际现状,以“为民办实事”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为有力抓手,把工作的主阵地由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搬到了农户家中,访民情,解民意,结合户内实际,创新开展了关心关爱“十项行动”。市军分区每年注入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资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卫生院组建上门医疗服务队、村上成立物资代购服务队、村妇联组建“临时妈妈”服务队,一个个平凡的小事,一次次暖心的举动,解决了一个个具体的困难和问题,让在家的人温暖幸福,让在外的人安心放心。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