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康县讯康县讯(通讯员陈佳)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民居点缀于绿水青山之中,村庄内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掩映,村内垃圾分类的小屋特色亮眼,暑假课堂书声琅琅,农家小院里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行走在康县岸门口镇张家河村,一幅“归园田居”美丽画面映入眼帘。
张家河村位于岸门口镇中节河流域,距县城13公里,辖6个合作社,146户576人。今年以来,该村紧紧围绕“三个共同”促振兴示范村建设要求,根据本村实际,积极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工作,绘就出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希望银行”构筑美丽乡村“风景线”
“怎么样?漂亮吧?这是我用‘希望银行’的贷款新修的杂物间,现在我们家的院子变得可整洁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希望银行’的贷款能用积分来偿还,真的特别好。”村民李雪琴热情向记者介绍说。
“希望银行”是今年以来张家河村创建乡村振兴新型的共管、共建、共享工作管理平台,主要是以“存、贷、还、投”四种运行模式,用“资金、积分、劳动、服务”四种流通兑换媒介变抽象为具体,将人居环境整治、富民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改善、民政关爱服务、闲置资源共享、集体经济积累等工作板块系统融合,量化管理,形成的一套新型的、完整的和操作性强的村庄管理体系。
“简单来说,就是村民们可以通过‘希望银行’,借贷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也能通过参加村里公益事务、出义务工等多种方式赚取积分还款。”岸门口镇党委书记杨新颖告诉记者。
目前,张家河有65户村民加入了“希望银行”,发放借贷帮扶资金6.85万元,农户通过参加集体劳动、公益服务、履行各项任务赚取积分3万元左右。在“希望银行”的带动下,该村新建改建柴棚圈厕20座,修缮房屋13座,加固桥梁1座,拆除危旧房6座1500平方米,村内环境卫生不仅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也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使得“政府拉着群众发展”变为 “群众推着村庄振兴”。
人人参与,构筑共建共享“民生线”
在今年,58岁的社会救助对象姜自建,有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张家河村废旧资源回收服务站的管理员。
“我自幼身体残疾,干不了重活,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救助金,每天也浑浑噩噩的,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存在感,现在村上让我做这个管理员,我不仅每天有事干了,而且还能经常参加村里的大小事务兑换“希望银行”的积分,现在我感觉每天都很充实,特别有归属感。”提起现在的新工作姜自建一脸微笑地说到。生活质感的提升,除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卫生,还要共建共享,把“话筒”和“舞台”交给群众。
“村庄是大家的,应该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来,大家一起努力,把自己的‘家’建设得更美更宜居。”张家河村支部书记梁广说。
今年以来,在村务自治的过程中,张家河村以尊重村民意愿为基础,以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核心,将“希望银行”的积分加减与村民福利、表彰、奖惩等挂钩,并探索创新“暑假课堂”“村民说事室”、“民情茶室”、关爱服务直通车”、中节河流域7村“流动村民说事点”、“村评户比”晒环境、“积分超市”、“码上学法”等各种微治理方式,解决了群众诉求188件。同时还在各村社组建了互助帮扶爱心团队、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真正实现让村民从“台下看戏”变为“台上唱戏”。
串联资源,打造融合发展“产业线”
要办好农村事、实现乡村兴,产业发展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今年以来,张家河村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发动群众栽植西洋大樱桃果树等林果200余亩,新建黑木耳种植基地1处20万袋,管护核桃园40亩,种植油菜200亩、大豆200亩、玉米40亩,养殖中蜂400余箱,养殖生猪300头……多元化的产业让村民的口袋鼓了起来。
“我以前一直在外地务工,由于这几年疫情影响,加上家里的娃、老人没有照顾,就想着回乡创业,刚好中建公司在我们村建了食用菌种植基地,我就和我们村的村民、朋友商量承包过来。我们从开工到现在用工人员都是我们张家河村的村民,包括一些弱势群体,年龄稍微大点的老人。”罗金花告诉记者说。
罗金花是张家河村木耳种植基地的合伙人之一,在镇村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她和村民贾丽芳、姜红、张艳芳租用原有村产业园设施,投入资金45万元,开始发展木耳产业,而产业园的发展也成为了周边群众“家门口”的又一增收路子。“我们结合张家河村实际,发挥本村的资源优势,发展了以食用菌、林果、中蜂、油菜、大豆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解决了张家河村老人、妇女就地务工600余人次,务工收入达6.5万余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做特做优,稳固增加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岸门口镇司法所长成万春说。
联系人:陈佳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