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两当讯(通讯员:王雪梅)走进两当县左家乡食用菌产业园,放眼望去,产业园里一排排、一垛垛菌棒整齐摆放,上面顶着鲜嫩的菌菇,一簇簇的无比惹人喜爱,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着采摘。看着眼前的一幕,基地负责人石红霞面露喜色。在她们眼里,这个食用菌种植基地更像是个“聚宝盆”,承载着大家增收致富的希望。
石红霞正带领着村民们采摘成熟的木耳、榆黄蘑、香菇、平菇等各类菌菇。
石红霞是左家村的群众,自从食用菌产业园在辖区落地,不仅让自家的餐桌上多了些菌菇菜品,更是让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的工作岗位。稳定的收入,让石红霞看到了菌菇种植的前景,平日里,在工作的同时,还不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石红霞说:“自从我自己种植食用菌,后来到黄波菌业公司工作,我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学到了技术,目前还成为基地的一名管理人员,我感到特别满足,也特别幸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近年来,左家乡立足实际,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作用,为企业(合作社)争取资金项目,完善食用菌配套设备,增加科技含量,积极探索收益分配机制,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起“租资产有收益、参股有分红、务工有报酬”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合作社)负责提供菌棒、全程技术指导和保护价收购,用“好菇卖好钱”保证了产业良性发展;党支部组织农户以租棚经营、参股分红、就近务工等形式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目前,全乡发展食用菌400万袋左右,不但让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更让附近350多名群众实现了就近务工,每人每月务工收入3000元左右,让食用菌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群众在务工的同时,除了摸得着的收益外,还掌握了食用菌的种植技术,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正是这样的运营模式,左家乡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增速、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唱响了产业振兴的主旋律,处处开满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伞”。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