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两当讯(通讯员:王雪梅)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大街小巷整齐干净,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滋润心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乡风文明如沐春风……左家的广袤大地处处涌动着文明新风,散发着文明气息,一首“乡风文明”之歌正在左家大地欢快地奏响。
建设美丽乡村,按下人居环境“美颜键”。
坐落在绿水青山间的大庄村,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蜿蜒的乡村田野间。今年来,大庄村借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菌业,村民吃上了“产业饭”。清澈的河水、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有一排排整齐的食用菌大棚,这些都是村里的“金招牌”。
漫步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靓丽的先进典型人物照片映入眼帘,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拂来的阵阵清风,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现在村上环境卫生这么干净,我们都得保持。”“菌怡亭”内,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议论着村规民约。
“最大的变化是人们精神面貌的改变。”蚂蚱河村民罗天姣说,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深入人心,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公益性岗位早上起来先打扫自己负责的区域卫生。蚂蚱河新村的变化,只是搬迁群众旧貌换新颜的一个缩影。
行走在左家大地,群众安居乐业,产业蒸蒸日上,生活美满幸福。好家风、好村风、好民风在乡村激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加强文明实践,织密便民服务“幸福网”。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发展离不开崇德向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
近年来,左家乡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聚力鼓劲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在群众中传递着源源不断的温情与活力。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有效服务好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根本。结合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提供健康诊疗、政策咨询、爱心理发等各类便民利民志愿服务,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
据统计,每年全乡共有100余名志愿者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慰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孤儿、留守妇女等特殊人群200余户,帮办实事100多件。
为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服务效能,左家乡全面推行乡村干部进村办公工作制度。各村结合实际统筹协调好“坐班”人员,做到来人有接待、办事有受理,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做到便民服务室办公“天天有人在,事事有人接”,真正将乡村干部拧成了一股绳,“沉下去”服务群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为民服务活动,把时代新风吹进群众心田,正不断构筑起左家大地一道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润民心”。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
在大庄村,一进村口干干净净,长廊里雕刻的村规民约十分醒目。群众积极参与制定村规民约,营造出人人关心文明行动、人人支持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
“村规民约的草稿几经修改后,提交给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得到了村民的共同认可。”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杜月乔说,“村规民约的内容非常全面,从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分别提出要求,我们就是要遏制高价彩礼,敢于和铺张浪费、迷信邪教等不良现象说‘不’。”
为了引导村民“除陋习、树新风”,左家乡各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并将德高望重、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乡贤、村民等能人纳入各种组织,不断强化“一约五会”的治理效能,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尚。
让群众接受文明新风,自觉践行移风易俗,还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时除了运用大喇叭、志愿服务活动、召开宣讲会等方式宣传外,还将移风易俗与积分制管理考评制度联合开展,组织开展“最美家庭”“致富带头人”等常态化评选活动,发掘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群众树立看得出、学得来的身边典型,让优良家风动起来、活起来。
润物无声,以文化人。左家乡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盈村民的精神世界,激发内生动力,使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日益融入日常生活。
如今,左家大地文明活动有声有色,道德春风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文明之花让美丽乡村遍地芬芳。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