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两当讯(通讯员:王雪梅)一朵小小的蘑菇,如今在左家乡正成为农业增效的“香饽饽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伞”。当地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各食用菌基地,当起了菌业工人。
“育菇”绿色生态新天地
正值秋日,沿路走进左家乡,到处都是致富增收的忙碌场景,到处都弥漫着菌菇的香味。见到黄波菌业公司的管理人员石红霞时,她刚从采摘完的大棚里钻出来,准备到下一个棚里。在棚中,看到整齐排列的菌棒中里长出大大小小的金灿灿的榆黄蘑,工人们正娴熟地采摘下来,有序放入统一的塑料筐中。
“下一步,我们将瞄准科学化、生态化为目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逐步实施粗放种植向精细种植转变,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石红霞信心满满说道。
“养菇”多菌齐放出新彩
左家乡瞄准食用菌市场前景好、收益快等优势,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引种木耳、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坚持“基地规模化、品种多样化、绿色生态化、模式多元化、销售品牌化”的思路,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从生产、制菌、加工、销售到菌棒废弃物再利用循环闭合产业链。同时积极争取各类产业扶持项目资金,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设备购置、菌种选育、菌棒废弃物再利用配套设施建设等,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产业兴旺了,当地农民也以流转土地、务工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一朵小小的蘑菇,如今在左家乡正成为农业增效的“黄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伞”。
“兴菇”带领乡亲同致富
走到新建的德源菌业基地,轰隆隆的机器声中,五六位妇女正有条不紊地灌料、装袋、扎口。马海红大姐说:“老板待我们真是不赖,我们在这里干活中午还能回家,每天工资能挣到100元左右,大家伙干得可有信心了。”随着左家乡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当地农民得到的实惠也是越来越多。如今,当地务工的群众有300多人,工人日工资可达到100-200多元之间,现在的村民争先恐后的到基地上班。在工作的同时也学习积累了很多食用菌的种植管理经验,有的老百姓计划明年自己也发展食用菌的种植。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左家乡立足自身实际,倾力培植食用菌产业,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逐步打造规模化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平台,带动辐射广大农户,从点上突破到链式创新,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经成长为左家乡的特色支柱产业。下一步,左家乡将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融合发展,加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用工厂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不断书写左家食用菌追“丰”“绿”“强”的“菇”事。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