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在线宕昌讯 一座座新居整洁雅致、一个个富民产业拔地而起、一幕幕岘韵“古”色复活乡愁记忆……近年来,宕昌县好梯乡坚持党建引领,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激活产业发展引擎、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绘就了一幅气象新、面貌美、活力足、钱景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新春时节,走进好梯乡马家山村,一面农耕文化墙绘格外引人注目,干净笔直的硬化道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文化广场上,几位村民正在健身器材上一边聊天一边晨练,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温馨的乡村生活画面。
沿着干净整洁的村道走去,可以看到村民们正在春耕备耕忙碌的身影。植树造林,平田整地,采挖药苗,运送肥料、加工药材……。
保护村庄原有的山水风光、田园气息,把现代生态文明建立在传统自然景观上。 马家山新农村安置点经过改造,功能完善,外景美观。村民们的房屋整齐坚固,还新建了村卫生室、安装了节能灯,垃圾箱,打造了文化节点、栽植了树木花草,大家居住得更加安全与舒适。现在,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下山入川!都能在这里享受到幸福甜蜜生活。
“这几年村上变化大得很,路宽了,花开了、山绿了、水清了、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群众都有精气神了,生活越来越好了。”马家山驻村干部孟园园说。
多元共治惠民生,绘就富美画卷。马家山村党支部找准发展方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着力构建“未来乡村”发展目标,强化对资源、力量、政策的统筹,发挥“领头羊”党建品牌效应,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子,实现强组织、强发展、强基础的目标,从而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
马家山党支部书记韩正平说:“村里按照‘用地集约、配套完善、永续发展、生态舒适’的总要求,保护与建设并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中药材、玉米、小杂粮特色产业,完善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链式发展强产业,激活内生动力。近年来,好梯乡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构建“以产兴农”长效机制,将集体经济收益精准注入民生领域,立足实际、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多元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走进苟家院村百草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对刚收购来的中药材进行晾晒、分拣,确保每一批中药材都能达到最佳品质。合作社负责人胡玉玲说。在合社的原料仓库里,堆放着150多吨大黄和淫羊藿,这些中药材都是从当地收购来并进行统一加工装箱。我们开拓市场,提升产值,积极与省内外多家中药材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链,有力推动了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好梯乡,产业兴旺、村庄和美、生活富裕,火热的希望在广袤田间播撒,澎湃的动能在美丽的村落中孕育。
好梯乡党委书记姚蕊洁介绍: 新的一年,我们围绕县委“1346”总体思路,紧盯“六争九提三突破”行动目标,锚定“一廊两带,一岘两园”发展定位,努力建设“诚信好梯”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书写“红”色党建引领“绿”色生态文章,谋“金”色药材促灵韵山水与富民产业共生,探长安岘“古”色新韵复活乡愁记忆,抓实基层党建、巩固衔接、项目建设、产业培育、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招商引资,奋力谱写好梯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刘国庆 刘治学 代志平 宕昌县委宣传部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