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梁志红)
“晴天满身土,雨天两脚泥”,这是村里的老人对曾经的赵湾村一贯的评价,村上交通不便、道路坑洼,吃水靠担,吃饭靠天,被人们戏称为“石头窝窝”“石头村”。
但是如今的赵湾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走进赵湾村,穿过拱形花廊徐徐行去,一户户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青石小路干净整洁,清泉汩汩而流,古树沧桑遒劲,乡村丽色,诗意盎然,一幅乡村美景画卷徐徐展开。
赵湾村坐落于五龙山下,汭河峡口,是唐关古道之要塞,辖5社326户1159人,是省列贫困村。该村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地理优势,古树名木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打造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赵湾村是如何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石头村”变成如今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它的华丽蜕变绝不是偶然,而是镇村干部不遗余力、接续奋斗的结果。
近年来,赵湾村党支部班子始终坚持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严格按照“双好双强”标准选配村“两委”班子,规范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运行,以实现群众致富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效为目标,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推行“党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村上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持续推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定了赵湾村持续依靠五龙山景区区位优势、实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赵湾村党支部书记柴东伟说。
清泉润古村,古槐屹森森,青石巷陌里,游人缓缓行。
2021年以来,该村紧紧围绕老树、老宅、老泉、老人“四老”特色,融合槐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唐军旅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元素,打造了彩绘网红墙、许愿墙、“五福临门”文化墙、“古槐文化”主题公园等景点,如诗如画的美景让赵湾村成了周边游客节假日期间的网红“打卡地”,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万多人,也为赵湾村的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钱”景。
“槐荫人家”特色农家乐的老板张兴荣看着络绎不绝的客人,开心的合不拢嘴,笑着说道:“以前都是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开农家乐,自己当老板,虽然累点儿,但是挣得也多了,旅游旺季一天下来净收入能达到2000元呢。”
凉粉鱼鱼、搅团、燕面揉揉,凉拌五爪子……一道道农家小菜让客人赞不绝口,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乡愁可忆,未来可期。党建花开,让赵湾村华美蝶变,在润物细无声中为群众带来了好光景、好“钱”景。接下来赵湾村将以实干为笔、汗水为墨,把实干与担当写在青石巷陌、槐树人家,接续勾勒乡村振兴的“工笔画”。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486号
Copyright©2006-2019中国甘肃在线(甘肃地方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